“请宰相您细细道来。”
“遵王命!”
卫绪微微欠身,然后正色出声,道:“汉国,虎狼之国也。”
“其国君刘协狼子野心,鹰视狼顾。”
“可以这么说,只要这刘协在位一日,那么汉国就永远不可能停止对外扩张侵略的步伐。”
“汉国士卒精锐骁勇,将领诡诈多谋,以我卫国一国之力实在是难以与其对抗,故我卫国应该北联蛮夷,南结郑国,以三家之力合击汉国。”
“此上上之策!”
“举兵十万,屯守边境。”
“此中策耳!”
“尽起国内三军,由王上您御驾亲征汉国,此举有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的解决汉国,但风险太大。”
“所以此为下策!”
话音落下,正襟危坐于王位之上的卫声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他在思索应该采用卫绪所提的那条计策。
上中下三策各有优劣!
上策见效慢,但胜在稳健。
中策则是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姿态,暂时摒除汉国的威胁。
下策见效快,但是风险实在太大了,一旦出问题,卫国基本就完了。
“孤虽然不想承认汉军的战斗力已经跃居于我卫军之上,但是事实不得不让孤承认啊。”
“以我卫国一国之力,想要战胜目前的汉国很难很难,而且即便是战胜了,我卫国的军力国力怕是会呈断崖式下跌。”
“所以,孤会采用上策。”
发生于边境的数场战斗让卫声认清了一个事实,即野战的话,卫军在汉军面前毫无胜算。
“传孤旨意,以粮食十万石,茶万斤,丝绸锦缎千匹,奴隶三万名为酬劳驱使蛮夷白羊王发兵攻击汉国。”
“割南方九真郡予郑国,使其发兵八万远征汉国。”
“以太子卫隆为大都督,举国中精锐十万,讨伐汉国。”
活跃于西秀域北部的蛮人并不是一盘散沙的,他们有共同的统治者――居住于草原深处的蛮夷单于。
蛮夷单于统治着广阔无边的草原,由于疆域过大,蛮夷的统治艺术也过于粗糙,所以蛮夷给人一种一盘散沙的错觉。
统治南部草原的是蛮夷的白羊王,这位白羊王统治着近千万名蛮人,对外号称控弦之士百万,威震西秀域六国。
郑国也是一个大国。
其各项体量基本与卫国等同。
卫声割让出去的九真郡其实就是原先郑国的领土。
“遵吾王之命!”
………………
数日之后。
未央宫内。
“陛下,讨虏将军于边境重创入侵汉国的霸刀宗军队,阵斩霸刀军真传弟子燕胜。”
汉国宰相范仲淹面有忧色的出声。
身着玄色蟒袍的汉国王上刘协面容诧异的出声道:“宰相,这是好事啊。”
“边将取得如此辉煌之胜利,实乃我汉国之福啊!”
“宰相何故面有忧色啊?”
刘协此刻有点不明所以。
他不明白为什么范仲淹此刻的神情如此的忧虑和凝重。
“王上,我汉国如今危机四伏,走错一步,便是无间地狱啊!”
诚如范仲淹所言的那般,如今的汉国就像是在走钢丝的杂技演员,稍有不慎,便会摔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闻言,刘协的面容也随之变得凝重了起来,道:“宰相,可是有事要上奏?”
“王上所言不错。”
范仲淹微微颔首,道:“前不久,卫国派遣出大批使节出使郑国,据说是要同郑国结盟一同对付我汉国。”
“卫,郑二国合起来的体量是我汉国的数十倍之多,面对这样的两个大国,微臣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啊。”
“另外,还有消息透漏称卫国已经向盘踞于我国北部的蛮夷白羊王送去了大批的礼物,卫国这么做的原因,微臣想来也很简单,他们应该是要拉拢那些蛮夷于我国北部边境开启战端。”
“王上,白羊王部的体量虽然不及卫郑二国,但也非是我汉国能比的啊。”
“试想一下,卫郑二国自南方发动攻击,蛮夷之人自北方侵略而来,我汉国何以抵挡。”
“还有,边境一战过后,霸刀宗是决计不可能再与我汉国善了了。”
“他们的报复也会很快到来。”
“我汉国如今举目四望,尽是仇敌,这让微臣是茶饭不思,忧虑满腹。”
简单来说就是霸刀宗、卫国,郑国、白羊王部会在近期对汉国进行侵略攻伐。
这四个势力的体量,每一个都是现阶段的汉国难以望其项背的。
听完范仲淹的进言过后,刘协眉宇之间的忧虑之色变得更为凝重了,道:“宰相,孤也想和平发展,与民休息,可是局势如此,孤只能是挥干戈,召勇士,奋力而战!”
谁都明白和平发展是硬道理,可是汉国的敌人不给汉国和平发展的机会。
“唉!”
身着青色官袍的范仲淹叹息了一声,道:“王上,若事情危急,可派微臣出镇边疆。”
范仲淹不仅是处理政务的高手,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