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投资新成立的贸易公司。如今你贺红明也不例外,跟风了!于是,他“哦”了一声,对贺红明道:
“那,老同学,算你找对人了。企业组那边董留成不在,我替你跟他说一声你们报到的事。恭喜你,你这下可干上所学专业了!”
贺红明一看公事完了,眨巴着眼,神秘地道:
“还谈专业作什么!这个社会有多少人能干本专业的。人家罗经理跟我说了,宾馆要本着营利,多种经营,一切向‘钱’看。社会上有什么需要,我们干什么,适销对路。不管什么,我们宾馆都要试试,什么都要有,包括……”
王志山一脸不解。
贺红明鼓了腮子,不结巴了,干脆道:
“包括‘小姐’生意,也要有。”
“小姐”一词从贺红明嘴巴里迸出来,王志山惊得站起身来,道:
“什么什么?我们这儿才明令不准有的东西,你们那样的单位也敢做?”
“有什么法子呢?我又不是领导。跟你说,我只是个小会计、老百姓,人家叫我往东,我敢往西吗!”
送走贺红明,王志山陷入了沉思。
他百思不得其解,哼了几句大街满地响的摇滚歌词: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
时间不长。
“海云宾馆”响起了开张营业的鞭炮声。
鞭炮声中,县税务局传下话来,说宾馆是县林业局的实体,由县城城关分局征管,江北分局说小不要插手了。
开业这天,张兴福收到了宾馆开业庆典的邀请函。
庆典这天,县税务局来了人。
张兴福跟着去了宾馆。
宾馆里似乎高朋满座,热闹异常。
回来时,张兴福像是变了个人。
他哼着小曲,精神头焕发。对着围上来的几人,他段子话题一转,成了“才子”、“佳人”。
于存富看到张兴福兴致不减,当即来了精神:
“兴福,税务局去了多少人?”
张兴福乐呵呵地:
“罗老板给各家单位给备了一桌子。税务局刚好八人,嘿,正巧,领导一点人,‘税务局四大才子’就差你于存富了!”
再次提及“税务局四大才子”,人人起哄,问:
“四大才子”怎么来的?
张兴福最享受这样的话题。可他端着架子,不答腔,用眼瞟了一眼坐在他身边的于存富:
“诺,他是‘二才子’,你们问他,听他说。”
于存富左顾右盼,一时结巴了:
“莫、莫拿我开心了。有你、你‘大才子’在,跟你相比,我这个‘二才子’算什么!”
于存富越是结巴,越是让李得淼刨刨根问底:
“当年税务局几十号人的时候,就有了‘税务局四大才子’;怎么,你现在不当所长了,自己把自己给开了,不敢再当‘二大才子’了?”
张兴福看到于存富憋了气,满面含笑,笑盈盈地:
“算起来,当年你于存富也是角人物啊!你年纪轻轻干到了税务所长,那时我在关山税务所,连个副的都不是。年底开年终总结会,老局长点了名,甩了顶‘第二才子’的帽子给你。怎么,是不是好汉不提当年勇?有成绩也不能抹煞嘛!”
这话像是当众揭了于存富当年的伤疤,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末了,他揶揄着,道:
“那你不是第二年就成了‘第一大才子’,让我退居二线了嘛!”
众人不解,张兴福来了兴致。他兴致勃勃地道:
“当然啰,我老张也不是怂人!第二年,我当上关山税所所长,还不照样成了‘税务局四大才子’?人家老局长不也说了,我是‘大才子’!嘿嘿,你于存富还别不服气。别看我张老了几天,跟你的‘二才子’、李宝权的‘三才子’、石党洪的‘四才子’比,我也差不到哪儿去,是不是?”
于存富头点得像是小鸡啄米似地,点得厉害:
“是是是,你是‘四大才子’的老大,没有人敢跟你比、跟你争。”
李得淼“嗨”地一声,拍了大腿。他听不下去了,道:
“我勉强是看懂了。你看看,你看看。‘四大才子’一个拍、一个擂的,什么名堂都说不上来,只会一个拍一个的马屁。全成马屁精了,还‘四大才子’呢!难不成当年老局长就这点眼力劲?跟我们说说,‘四大才子’怎么来的?是不是看你们当年一个比一个能吹,把牛吹上天了?”
张兴福和于存富“呵呵”笑了,秘不可宣。
李得淼心有不甘,再问:
“说说嘛,老幺哥!什么四大才子,讲讲你们当年的那些光辉历史,也让我们开开眼。”
这下于存富急了,搪塞着道:
“你们小娃娃懂什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