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对立就要死”的极端情绪,让所有人都彻底警醒,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其实是无比荒唐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小明最后的谢幕,老师的实验是很成功的。但是,小帅的存在又很合理,毕竟老师这样搞集体思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个体的差异。臒 看完这一遍,陆令有了新的感悟,他把自己和青山的耳机摘下,然后把手机收了起来。 “这个女的也挺惨的,你说她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就没人听她的。她男朋友悔过之后,最后站出来帮忙,却差点死了。”青山道,“好人确实不容易有好报。” “你说的对。”陆令道,“那你觉得这个老师的实验,是不是挺精彩的?” “嗯,很厉害,”青山道,“但是我觉得,陆哥你要想这样,你会比他们做得好。” “我哪能做这种事啊。”陆令摇了摇头。 “这也就是电影,没有说后面怎么样,看这个情况,哪怕老师被抓了,哪怕死了人,剩下的学生里,估计还有一些有问题。”青山道。 “你说的一点错也没有,”陆令看了看青山,发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臒 “陆哥,你说,这种事是不是真的有?” “这个本来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陆令道,“真实事件发生在1967年的加州,当时也是一模一样的五天实验,第三天就开始了失控。本来一个班上就30人参与实验,到了第五天就超过了200人。不过,最终去礼堂的时候,是播放了一下真实纳淬的实验等影片,让大家明白这东西的可怕,勉强解散了组织。后来,1963年,有位心理学家,叫米尔格拉姆,他做了一个服从实验,发现普通人对权威的服从和普遍性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 “这两年好很多了,我发现网上很多人都不信任专家了。”青山道。 “这并不代表分辨能力的提升,只是新的刻板思维罢了。你要知道,网上天天嘲笑电诈的人,很可能就是被骗的那个人。” “哦哦,是这样啊。”青山道,“要是这么说,电影拍的比现实更好。” “是的,老师最后希望‘处决’异端的那一幕,直接让多数人警醒,这比现实中给大家看影片要直接得多。”陆令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青山,你看完这部剧什么感觉?有没有感觉这种思维的可怕?” “没有。”青山摇了摇头。臒 “那你是什么感觉?” “我就感觉那个女主角挺惨的,她明明是对的,却要被同学们针对。还有那个被欺负的小孩,他利用这个组织变得强大了之后,那么快就能变化那么大,说明他过去被欺负太久了,对不对?这就是被压抑之后的释放。”青山道。 “厉害!”陆令点了点头,“没错。” “那我休息会儿,到了沈州我就醒了。”青山坐在这个经济舱有些憋屈,好在安全出口这里宽敞一点,他尽量倚靠着,睡了过去。 陆令却在思考青山的话。青山虽然说也看懂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但青山更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每一个角色本身。 比如说青山提到的那个女孩,那个第二天唯一一个穿自己衣服的女孩。 陆令到现在都没有彻底明白,向晓涵为什么让陆令看这部剧呢?臒 陆令曾经想过,可能向晓涵就是为了搞折腾陆令,故意把陆令喊回去,告诉陆令一个假消息,以此来完成心中的满足感。但这个说法很不靠谱,因为要想折腾陆令,其他的任何办法都比这个更直接更有效。而且,如果向晓涵能真正地提出一些线索,那么死刑会延期,现在可能还活着。 那,既然不是折腾陆令,这部电影里到底有什么呢? 除此之外,向斌之前想和陆令赌一把,赢了的赌注是让陆令告诉向晓涵,说向晓涵并没有错。 向晓涵是做错了什么事吗?为什么向斌明知道向晓涵要死了,还要带过去这句话?这句话到底是有什么意义? 陆令以前还觉得,是因为向晓涵杀人的事情。陆令觉得,可能是向斌担心女儿情绪压力大,就是为了送一句安慰的话。 但是现在陆令不这么觉得了,她觉得向晓涵一定做过某件在向斌看来算是错误的事情。这能是什么呢? 向晓涵杀人都不是什么大事,还能有什么事呢?臒 陆令想不通,就没有继续想,也是休息了一会儿,一直到下了飞机,二人准备去找向斌,没有选择坐高铁,而是回了特警总队,找了一辆车,开车奔赴辽东市。 路上,陆令和燕雨、刘俪文打电话,沟通起了这部电影。 “陆令,我觉得,女生让你看一部电影,可能内容只是一方面,有没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