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秋,宫中家宴是定例。
今朝子嗣本就单薄,今年因着和敬公主筹办芙蓉宴的事,萧鹤渊也打着‘帮忙看顾’的旗号去了那头,就只剩下太子萧煦和齐王萧铎。家宴不像家宴,倒显得怪冷清的。
锦衣卫立于阶下,羽林军带刀守在殿外,铁甲寒光,肃杀之气将本就单薄的团聚之喜彻底冲没了。光禄寺在刘英的示意下开始传碟,太后礼佛,此宴便为素宴。
崇贞帝捏着酒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首空缺的席位:“刘英,什么时辰了。”
“…辰时末了。”
崇贞帝重撂下酒盏,语气微沉:“都这个时辰了,太子怎得还未至,难道要朕去请他吗。”
“陛下勿怪。”太后倒并不恼怒,她理着染霜的云鬓,额前翠叶珠连轻晃也不曾,“暄和昨个儿就来哀家面前告过罪了,他说今年的寿礼筹备不易,要亲自去盯着才能放心,是以今日寿宴也要耽搁些许。”
“…朕倒要看看他能弄出个什么隋侯之珠。”崇贞帝轻哼,面色到底是缓和几分。
“陛下严父之心,却也不知暄和么。”太后掩嘴轻笑,“他呀,能夸下如此海口来,便是真的胸有成竹,今日是有得瞧咯。”
刘英候在一旁,见气氛尚可,也开口说着讨巧话:“太子殿下做事精细,就连一向苛责的张阁老见了殿下也只有称赞之语呢。”
“张阁老不得称赞么。”太后倏地冷了声。她毕竟也出身陈氏,陈氏女又去的早,因此对萧煦一向是偏爱有加,“他雁塔张氏的嫡女许了暄和作正妻,那女子自幼养于雁塔,哀家从未见过,也不知是个什么品行。”
“世家出身,总归不会差的。”崇贞帝摩挲着掌心核桃,话音淡淡的,看样子不想就这个话题深入。太后兀自数着腕间佛珠,也不言语了。
眼见得殿内气氛又冷下去,就听殿外一声通传:“陛下,张阁老求见。”
崇贞帝皱眉:“今日家宴,阁老来做什么。”他心下不满,也不传旨意,只让刘英出去瞧瞧。半晌后,刘英方回。
刘英躬身小步行至崇贞帝身侧,俯身小声说:“…阁老、阁老……”
“有事说事,结巴个什么劲儿。”崇贞帝不豫,冷眼瞟了下被吓跪的刘英。
“…阁老说…他今日要检举工部陈尚书贪墨——”
刘英话音未完,崇贞帝已拍案而起,他倏地看向一旁惊惧的太后,手里握着的核桃嘎嘣一声。
太后捏着佛珠的手颤抖着,她雍容华贵的面容犹如裂开的矜贵瓷瓶。
半晌后,崇贞帝坐回龙椅,将碎了的核桃丢回几案。
***
本是太后千秋之日,朝臣皆沐圣恩在家休沐,崇贞帝龙颜一怒,众臣又急忙奔赴金水桥,候在掖门外时连气儿都没喘匀。左掖门外文官们不见张明甫,便都转向了次辅明徵,询问的文官抖着声气儿:“…次辅可知圣上是为何突召臣等,太后千秋,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儿啊。”
明徵默默转了一眼四周,见周遭议论声渐稀,都在等着他开口。明徵不免皱眉,他收了目光,冷声道:“诸位慎微①。”
那文官面上一热,悻悻地住了口。
明徵放眼一扫,独独不见太子。他心下疑惑,却听掖门已开,只得先行入内。过了金水桥,却不见钟鼓司,也不见鸿胪寺,明徵心里“咯噔”一声。
百官站定,跪兴见礼。
崇贞帝冷面坐于金台,沉声唤:“张阁老。”
张明甫闻声出列:“臣在。”
崇贞帝说:“你今日要奏何事。”
张明甫恭恭敬敬地撩袍跪下:“臣今日要奏工部尚书陈谦益贪墨一事。”
陈谦益倏地扭头,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张明甫:“臣为官坦荡,账本皆是过了内阁的,阁老何出此言?”
张明甫不看他,只道:“若无实证,臣岂会虚言。既然你说有账,乔桢!今日你就来好好地给他算上一算。”
乔桢任职工部左侍,萧煦曾向陈谦益保荐过此人,此时却和内阁搅和在一起。陈谦益暗道不妙,恐怕张明甫是暗查他许久,此番是定要拉他下水了。
乔桢出列磕头,而后抬首平声说:“崇贞七年,也是太后千秋,陛下念及母恩,下令为太后修筑相国寺,当年的木料皆是走的海运,调的是兵部的战船,却遇上风浪,损耗了不少,敢问尚书大人,有这事没有?”
陈谦益眼珠一转:“…这账当年可是过了内阁,批了红的。年末议事会陛下也在场,若是有误,陛下能不察觉?”
“你少胡乱攀扯!”张明甫冷喝。雁塔张氏祖辈是武将,张明甫也是骑过马拉过弓的,此时一声猛喝,惊得陈谦益一抖,“说得是账本,白纸黑字的东西,少把你那些弯弯肠子拿出来抖落,弄得一地腥臭。”
“那便是有了。”乔桢继续道,“战舰乃是为战时而备,兵部为他用擅自调动暂且不提,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