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起来。
慢慢将火引子放进干树枝下面,注意火苗不被熄灭,待干树枝燃起来,火就生好了。
同学们架起锅,先把淘好的米煮上,再去收拾野菜。
期间秦思齐把沈逸拉去溪边钓鱼,美名其曰为大家添点荤腥。
但看着脱了鞋袜,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的秦思齐,沈逸怀疑他就是单纯的想“摸鱼”。
“师弟,快下来,这河里有螃蟹。”秦思齐翻开一块石头,惊喜地说道。
“来了。”沈逸也脱了鞋袜,下水和秦思齐一起翻石头,抓螃蟹。
溪水还有些冰凉,但对他们这个年纪对男生来说不是问题。
弯腰翻了许久,手里捏不下了,沈逸随手扯了河边的细长叶子,编织了一个简单的小草笼。
爷爷是篾匠,遗传天赋加成,沈逸也学到了一点点编织的技巧。
“师兄,你把抓到的螃蟹也放进笼子里罢。”沈逸把草笼递过去。
秦思齐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螃蟹倒进去,“嘶~,刚刚我抓到一只大的,被那钳子狠狠夹了一下。”
沈逸见他无碍,也只是笑着让他小心些。
忙活半天,两人战绩斐然,抓了半草笼的螃蟹,还摸到了一条倒霉的小鱼,兴致勃勃地提了回去。
同学们已经把饭弄好了,锅里还煮着野菜汤,咕噜咕噜冒着热气。
火堆旁边单独挪出来一个碳堆,腌好的肉干直接放在碳上烤。
见他们提了螃蟹过来,众人开始讨论怎么弄比较好吃,有提议直接放炭火上烤熟的,有提议和野菜一起爆炒的……
那条倒霉小鱼则是没有异议地被开膛破肚,腌制好放在碳堆里烘烤。
“这有什么好争的,一半烤,一半炒。”秦思齐笑道。
一锤定音,同学们又开始忙起来。
忙活半天,看着亲手做的饭菜,成就感满满。
在大榕树下开席,学生请秦先生先入座,其他人也围着饭菜坐下。
以平坦的碧绿草地为饭桌,洗净的榕树叶为碗,细长树枝为筷子,颇有一番野趣。
草长莺飞,春意融融,吃饱喝足后,同学们聚在一起歇息。
秦家族学的学生大多出生乡野,爬树下河,甚是熟练,不一会儿,树干上就躺起了几个学生,小溪里也有人玩水嬉戏。
今日秦先生没有拘着大家伙,面带笑意地看着充满活力的学生,只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
自己则是从车上拿出一把古琴,来到树荫下端坐,迎着习习微风,自弹自娱。
秦思齐嘴里叼着一根草茎靠在树干边,瞄了一眼四处撒欢的同学,“师弟,我敢说,今日回去后,先生一定有后招。”
正望着天边洁白云朵,悠闲惬意享受春日的沈逸不解,“师兄何解?”
“先生最近在教你们《诗词格律》,趁着游玩尽兴,一定会让你们作诗一首,或者写一篇春游季。”秦思齐一副过来人经验分享的表情。
沈逸也只是温和的笑笑,神色并不紧张。
这有点像前世出去玩,孩子必然被老师或家长要求写一篇日记或几百字的作文。
沈逸已经习惯了,就算秦先生没有布置这项课业,他也是准备写的。
秦思齐猜测的不错,秦先生回去的路途中,就让学生作诗一首,蒙学班的学生只用写一篇日记,问学班的则是除了作诗,还要额外写一篇游记。
明日晨读前交上来。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让学生一阵哀嚎,被秦先生横眼一扫,只能憋在心里头默默哭泣。
沈逸看着同学们的表情,心中有几分好笑,无论在哪里,每个人学生时代的必有这一番经历。
他没有发现李松云正在默默观察自己。
见沈逸面色如常,李松云收起了对突然增多的课业的不满,既然决心要超过他,把他甩在后面,那就要加倍努力。
李松云决定回去要作两首诗!
再额外写一篇游记!
当晚,看着挑灯夜战的儿子,李父露出一脸欣慰的表情。
……
沈逸对这些全然不知,回家后,趁着春游的感觉还未褪去,连忙来到小书桌前记录自己的感想,顺带作诗一首。
又拿出《诗词格律》认真对照检查诗歌是否对仗工整,再找几个能表达自己感情的典故套进去,反复修修改改,沈逸总算露出了几分满意之色。
姜氏在一旁安静地替儿子缝制春夏的薄衫,没有打扰用功的儿子。
看着沈逸做完课业,姜氏才开口同沈老二闲聊道,“春耕将近,家里有十五亩地需要犁,村里有牛的人家少,借牛的都排到下旬去了。”
沈老二在门外用刀把竹子削成长条,一边弄手中的活计,一边答道:“有牛的人家就是再想赚钱,也不愿意把牛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