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嬷嬷小声道:“眼看着温孺人要生了,府里若是没个掌事的...”
太后瞧了一眼睡得正深的晋王,轻手轻脚地离开,“不是还有宋瑜么?你让本宫想想。”
话音刚落,走出侧间,便见宋瑜站在院子门口。
到底是在身边养了几年,太后气消了以后,又难得想起几分从前。
宋瑜察言观色,泪眼盈盈,目含眷恋,“娘娘。”
太后神色微缓,冲着宋瑜招招手,“瑜儿。”
宋瑜上前搀着太后,在一侧榻上就坐,几乎不能止泪。又是一番叙语,过往皆是揭去不会再提。
她依依不舍地送走太后,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脸上的泪痕,等再回到书房的时候,宋明已经在榻前伺候了。
顿时那股不太舒服的感觉又冒了出来,忍不住嘲讽,“宋大人,你胆子可真大,竟敢以身引诱殿下,你就不怕太后降罪么?”
宋明微微垂头,心平气和。他这种身份,路很窄的,即便和宋瑜同是一个姓氏,一个贵主,一个奴婢,简直是天壤之别。况且宋明也不想和晋王搞在一起,风险太大,但他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晋王手里,他只能受着。
这番沉默惹得宋瑜心情很是不好,她压下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是不能动手的。既要谋求更大的东西,就不能和晋王有无法调和的缝隙,但是没关系,还有太后在,只要找到一个机会...
她伺候太后那种岁数的老人很久,性情已经忍出来了,沉沉地看了一眼宋明,转身就走。
*
太后在外逛了一圈,越是靠近宫城,越是提心吊胆。
她不能否认的一点便是,虽然身为景熙帝的生母,但是却有点怕他。那孩子养在先帝膝下,同先帝是一模一样的性情,看着温和,实际心思深沉。
宋嬷嬷轻轻安抚,“最近几日圣人忙碌,况且您是太后,总是留些颜面的。”
可不是么?太后一听,胆子也就大了,都这个岁数这个地位了,很是要脸,但她也知晓自己确实不成体统,又怕景熙帝找上门来,催着宋嬷嬷快走,“回去就把宁寿宫的门关上,本宫今日可不想见他。”
太阳渐渐偏西,天空灿金。
景熙帝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书信,“母后还没有回来?”
营营轻声道:“回来了,宫门都落了锁。”
景熙帝点了点头,对太后的举动习以为常。他放下书信,找了个紫檀木盒放了进去,轻叹道:“这还是夫人第一次给朕写信。”
虽说是旁的不相干的事情,却也不至于坏了他的兴情。
营营提醒道:“您已经四日未去光宅坊了,怕是夫人也是想您呢?”
景熙帝微微一怔,“才四天。”
大概是心底有了牵绊,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他看了看案桌上的奏疏,轻轻揉了揉脑穴,稍稍盘算,便有些意动,“备车吧。”
光宅院府上的大门还挂着端午的符箓,院中池塘的几枝荷花娇嫩无瑕、亭亭玉立,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微风带来淡淡清香。
徐氏也迎来腹中胎儿的第一次动静,孕吐。
她从前与张娘子闲聊时,曾听她说过怀孕前三个月容易孕吐,那时她想着自己真是幸运,除了饿的时候会想要干呕,基本上不太有反应。然而该来的还会来,送走宋明后,就开始了吃啥吐啥,连有些蔬菜的味闻到了都很想吐。
景熙帝进来的时候,就看见徐氏抱着盆吐得昏天黑地,顿时脸色一沉,上前轻轻拍打她的背部。“曾奉御呢?还不去传!”
他看了一眼跑出去的晴山,微微蹙眉。
徐氏只觉得胃一抽抽地难受,用水漱口净过以后,用帕巾擦了擦脸颊,半靠在景熙帝身上,说话都不甚有气力,“没事,我听过的,说怀孕都是这样。”
景熙帝弯腰把她抱起来,放到床榻上端坐,沉声道:“母后怀晋王的时候,不曾吐过。”
“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徐氏整个人恹恹的,打不起什么精神,她甚至话都不是很想说。
景熙帝第一次见到徐氏这副模样,心里不是很舒服,他伸手轻轻抚摸着徐氏的头发,轻声道:“你想吃什么,朕唤人去做。”
徐氏摇了摇头。
景熙帝难得有些手无举措的感觉,他坐在徐氏身边,略一思忖,“若不然,朕给它读书听,小时候朕每次读书,心里都会平静。”
徐氏不想说话,就随他去了,于是景熙帝对着徐氏的肚子,开始背诵诗经。
“是不是...”徐氏有些犹豫,她自己诗经也只是读了一些名篇,没有全部学完,“太难了,它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