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孟知知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疑惑,明明是省城来的,怎么会分清楚这些呢。
孟知知完全没想到一点野生菌顾卫东都能想出这么多事,她现在满脑子都是美味的鱼肉。
没管顾卫东,她拿过布口袋主动跑去把菌子洗了,将它们切成块放进鱼汤里。
煮了一会儿,她都能闻到菌菇加鱼汤的鲜香味了,勾的两天没怎么吃饭的孟知知盯着那锅鱼汤望眼欲穿。
顾卫东又撒了点葱花在上面,便将鱼汤盛出锅了。
吃饭的地方也在院子里,有一个方形的石桌,顾卫东把鱼汤摆在了石桌上,又端来一个搪瓷盆,里面放着几个苞米做的窝窝头,最后又摆上刚才蒸的另一条鱼。
因为顾卫东家里调料缺乏,鱼汤只是加了点盐简单的煮了煮,所以鱼汤看着没什么卖相,蒸的那条鱼也是蒸熟了就行,极其敷衍。
菜都放好了,顾卫东又从屋里拿了两副碗筷出来,他把一个碗递给孟知知:“吃吧。”
孟知知盛了碗鱼汤,虽然烹饪方式简单,但加了菌菇提鲜,没有那么的腥,味道还是不错的,她喝了一大碗鱼汤,终于感觉自己空荡荡的胃舒服一点了。
只是另外一盘清蒸鱼,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好好一条鱼做成这样简直就是浪费,太难吃了,她就没吃几口蒸的鱼,一直在喝鱼汤。
因为肚子太饿,孟知知又吃了个窝窝头,但苞米做的窝窝头不如白面做的那么软,味道还有点发苦,孟知知不太吃得惯,吃了一个就不想再吃了。
但顾卫东就跟吃不出来一样,吃得津津有味的,见孟知知不吃,他就一个人把那盘清蒸鱼吃完了,剩下的鱼汤也进了他肚子里,除了吃鱼,他还啃了三个窝窝头才停下筷子。
孟知知被他的食量惊呆了,感觉自己今天没来找顾卫东蹭饭的话,他一个人就可以把这两条鱼吃完。
吃了人家这么多东西还没给钱,孟知知不好意思干坐着,等顾卫东吃完她赶紧站起来帮着顾卫东收拾东西。
收拾完,孟知知问道:“你有纸和笔吗?我给你写欠条。”
顾卫东摇了摇头:“不用了,你记着就行。”
既然顾卫东说不用,孟知知也就没有写欠条。
她把布口袋里剩下的菌子都递给顾卫东,目露期待的看着他:“这些当做我一部分饭钱行吗?”
顾卫东点了点头,收下了那一口袋野生菌:“以后你一个人少去山里,刚来的知青在公社粮站领口粮。”
居然还能领口粮,孟知知没有原主的记忆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可能是孟知知眼里的茫然太明显了,顾卫东又说道:“知青第一年口粮和伙食费都是国家供给,每月可以领45斤粮食,半斤食用油,11元伙食费,怎么你不知道吗?”
她哪里知道这些,但孟知知不敢表现出来,只好敷衍道:“这不是昨天脑子进水了吗,不小心忘了。”
估计昨天其他知青刚来大队的时候,顾大勇就带着她们去把口粮给领了,原主中途跑去跳河,没跟他们一起来就没领,顾大勇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怎么回事,昨天居然都没告诉她,害得她以为都要自己想办法找东西吃呢。
心中把顾大勇骂了一顿,孟知知又向顾卫东投去求助的目光:“顾连长,你能带我去粮站把粮食领了吗?”
她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那个公社粮站在那里,只能拜托顾卫东这个熟人了。
因为她刚穿来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顾卫东,后面又跟顾卫东见了好几次面,所以不知不觉中,孟知知就把顾卫东当成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最熟悉的人了。
顾卫东明显是不想去的,但看了看面前这女知青的细胳膊细腿,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走吧。”
孟知知面露喜色:“就知道顾连长你是个好人!大好人!”
从知情所到公社粮站要走三里路,顾卫东腿长走得快,孟知知在后面紧赶慢赶才跟上他的步子。
而且路都是土路,不太好走,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他们才走到公社粮站。
孟知知登了记,就顺利的领到了自己这个月的口粮,45斤粮食说的都是原粮,加工去皮后根本没多少。
虽然如此,这四十多斤粮食还是有点分量的,幸好叫上了顾卫东,他拿了大部分。
孟知知把剩下的那点抱在怀里,在心里又感叹了一句,顾卫东是真的好人啊。
不过现在有粮有钱了,她终于不是身无分文的穷鬼了。
粮站没多远就是供销社,孟知知身上揣着点钱就忍不住想进去逛逛。
这里供销社卖的东西少的可怜,只有一些生产农具、锅碗瓢盆、食盐灯油啥的,其他的副食品还要凭票购买,孟知知没票也买不了。
她买了个牙刷和搪瓷杯就花了一块二,孟知知给钱的时候都感到一阵肉疼。
现在她就剩下九块八毛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