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会如此悠闲地出现在你面前?”
燕安谨的嗓音如冰泉溪涧,清冽柔和,很好地抚平了江采霜内心的安,让她因紧张而慌乱的心神重新安定下来。
要是师父需要帮助,惊葵遇到她,肯定会着急地扑上来求救,而是像现在样,来无影去无踪。
“你说得有道理,要是师父遇到危险,惊葵会悠哉地趴在树根上睡觉。”江采霜心头稍松,“是我太紧张了。”
“道长无须过忧虑。清风真人修为高深,里的事,想必自有安排。”
“嗯,我应该相信师父。”江采霜点点头,喝了杯温凉的桂花茶,转而问道:“你刚才在看什么?”
刚才进来的时候,似乎瞧见在看一封信。
燕安谨指尖夹着的信纸递给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江采霜展开信笺,看了后一页的落款,“咦?是陈县令写的?”
“嗯。”
江采霜放下茶盏,身来到窗边,借着窗外明亮的月辉看信,“信上说……已经调任到开封府了,谢世子的赏识,还说……”
信里还提一件小事,说是余家老头没挨到中秋,前几日就过世了。
过世之前,把余及和余三娘叫到床前,把家里的宅基地和田地给了余及,余三娘什么没落着。
她那样尽心尽力,嫌脏累地在床前侍疾,操持一家子的吃喝,最后连一间容身的屋子没给她留。
陈县令感念余三娘的孝心和护子之心难得,怕自己离开县衙后,她和阿宝儿母女俩受前夫的骚扰,便问她愿愿意去汴京,跟在身边当厨娘。
余三娘早已没了安身之所,便毅然离开自己住了二十年的地方,跟着陈县令一去新地方上任。
“余三娘跟在陈县令身边,能有稳定长久的活计,往后就用杀鱼了,说定还能帮阿宝儿得到识字读书的机会。也失为一好去处。”
对于余三娘来说,已经算是比较错的结局了。
只是一想到那只知死读书的余及,对家里的事情闻问,连亲爹重病在床也见回家看几次,却能继承家里的所有宅院田地,江采霜胸口便仿佛堵了一根刺,梗在心头。
[1]《渔歌子·霅溪湾里钓鱼翁》,唐·张志和
[2]槐叶水和面的做法,来源于杜甫《槐叶冷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