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几万白莲军。
何况,三万北齐精锐都被击败,他们这些只有几百个衙役或者乡勇的镇子,如何阻挡星火燎原的白莲教?
北齐神武皇帝世子高澄兵败,鲜卑名将慕容绍宗溺水而亡,三万北齐军只逃回几千人,这一消息在整个北齐势力传开,各座城镇,尽皆惊动!
“马巴拉子,老子受够了鲜卑人,此时不揭竿而起,更待何时!”
一个县的县尉杀了驻扎在当地的鲜卑武将,带着城防兵起义,响应白莲军。
“我们这群绿林好汉,被齐军围剿多时,是时候下山找他们算账了!!”
平时被北齐军镇压的山贼、马贼、水匪,见北齐军主力都被白莲军击败了,于是人心振奋,纷纷掀起叛乱。
原本被北齐军平定的南阳各镇,重新陷入战火,除了宛城等几座城池还被北齐军牢牢控制,下辖的各座村镇几乎全部失控。
高欢的部下平时忙着贪赃枉法,导致各地民心不高。
白莲教起义,白莲军四处攻城略地,各地响应,白莲军从五座镇子,快速扩张至十座镇子,对宛城形成了夹击之势。
“将军,北齐三万大军在伏牛山附近的芦苇地,被白莲教击败,我们可以出山了。”
“没错,以前我们被北齐大军击败,在这山林中当了这么久的野人,是时候下山反击了。”
在伏牛山脉,还有另外一股势力被惊动。
高欢的北齐大军,横扫南阳盆地,有不少势力被击败,要么臣服,要么逃入伏牛山。
这些残余势力听说北齐军被白莲教这种级别的农民起义军击败,认为北齐军已经不再如日中天,于是纷纷出山。
“奇怪,同等兵力,北齐军应该会碾压白莲军,怎么会输给白莲军?就连慕容绍宗这种级别的名将,都因此战死?”
伏牛山的这个武将陷入沉思。
不可思议,相当不可思议。
三万北齐军对阵五万白莲军,应该毫无悬念可言,白莲军是被碾压的一方。
但战斗的结果却大大出乎这个武将的预料之外。
三万北齐军竟然败了,还是主将战死程度的大败。
“这伙白莲军可能不一样了,他们的背后或许有夏军资助。我已经打听到了,兄长就在夏军效力。我们出山,与白莲军汇合。如果我的猜测不错,这伙白莲军的目的应该是攻下宛城。”
这个在伏牛山蛰伏的武将带着数千兵马下山。
本来他也在寻找机会对击败他的北齐军进行报复,但被白莲军抢先了一步。
他怀疑白莲教起义的时机过于巧合,可能与北齐军北上攻打汝州有关,不难猜测白莲教与夏军之间的关系。
于是这个武将带着几千兵马出山,前去与白莲军汇合。
这几千兵马竟然不是山贼,而是封建王朝的正规军队,身着步人甲,背着神臂弓,“宋”字军旗猎猎作响。
这个武将原本也是在南阳盆地割据一方的领主,但无法抵挡高敖曹和北齐三将攻打,所以逃入伏牛山,修建山寨和兵营,以待东山再起。
因此,他还保留着几千宋军。
“慕容绍宗竟然溺水死了……”
高澄逃回宛城,下令全城戒严,心有余悸。
北齐势力的名将,慕容绍宗战死,北齐军损失两万多精锐,真正是损兵折将,各地人心浮动,后方不稳。
后方动摇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没法运粮到前线!
高欢统帅几十万大军,正在围攻汝州,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粮草。
一旦白莲教兵临城下,宛城与汝州之间的粮道必断,换而言之,高欢的北伐大计,可能会因为领地爆发白莲教起义而夭折。
“这下,该怎么办!”
高澄暴怒,用鞭子鞭挞仆人,却还是难以泄愤。
高澄又急又怕。
芦苇地一战,慕容绍宗施展火攻不成,反而烧了三万北齐军,让高澄一阵胆寒,睡觉都做噩梦。
“世子殿下,方城守将尧雄,还有兵马,不如向其求援。”
“蠢货,尧雄要守方城夏道,岂可轻易调动!如果方城夏道有失,父皇将无退路可言!”
高澄知道有些城池的兵马不能调动。
尧雄是北齐的豫州刺史,曾经与白袍军神陈庆之交战,陈庆之还在此人手中吃亏。
现在高欢令尧雄镇守方城夏道,扼守要道,高澄也不敢轻易调走尧雄的兵力。
“此事,禀报父皇,看他如何定夺。至于我,与宛城共存亡,以坚定众人决心。”
高澄发现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能够掌握的程度,这个时候只能禀报高欢,请高欢定夺。
要是再出现决策失误,高澄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啊。
唐赛儿向宛城进军,一路招兵买马,收编从各地前来投靠的农民起义军和山贼,其中有绿林军、赤眉军,还有黄巢起义军、大顺军……
这些流落在中原的残兵败将,纷纷依附白莲军,很快唐赛儿的兵马超过了十万人,声势浩大。
效忠于高欢的镇将则城门紧闭,不敢出城迎战。
“圣女大人,还有诸位将军、护法,有一人,自称是吴玠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