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第二三六章 十年(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三六章 十年(上)(2 / 3)

其实内心里一直如临大敌,不敢掉以轻心。

这主要是受到前世历史记忆的影响,在丁宽前世的历史上,无论是王安石变法还是张居正变法,都受到了极大的阻力,最后结果都是人亡政息。

丁宽事后自己反思,摊丁入亩能够如此顺利的推行,很大原因还是汉代是第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地主、豪强、世家、大族本身也是在汉朝才发展起来的新兴阶层,还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既得利益团体,对于丁宽推行新政,没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废”的历史惯性。

四地虽然摊丁入亩推行的顺利,丁宽却没有急着马上向全国推广,而是先要再观察一两年,等到确实没有问题了,再开始大规模的推行。

除了持续推进摊丁入亩,丁宽也一改以前不插手文官任用的态度,开始把魔爪伸入太傅马日磾掌管的文官体系。

此前丁宽一直把精力放在,将军府体系的队伍建设之中,对于文官体系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用马日磾作为挡箭牌,与文官体系保持着距离。

主要是之前将军府体系还没有建设完整,丁宽不愿意让世家的势力,在将军府体系内大规模的生根发芽,他麾下也没有足够多的人手,与世家争夺那么多官位,干脆就两不相干,暂时相安无事。

但随着丁宽将军府体系的逐渐完善,尤其是很多之前无法入仕的豪强子弟被吸纳入将军府体系之内,安置这些人的位置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丁宽到没有急着对文官体系进行大范围的改革,原本的文官体系的察举制和征辟制也依然在保留。县长、县令、郡守、国相这些敏感的职位任用,丁宽也没有急着去插手,却开始从文官体系拿来了很多基层职位,委任给非世家出身的人才。

尤其是丁宽推行的新教育体系,经过几年的培育,已经有人完成了相关的学业,很多都被丁宽授意马日磾,安插进了文官体系,出任基层职位。

丁宽已经占有了大汉的九州之地,治下的世家大族数量其实并不少。这些世家大族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粘上毛比猴还精,早就知道马日磾不过是丁宽树在前台的牌坊,真正的话事人还是丁宽这个大将军。

别看丁宽没有去插手文官体系的任用,但通过将军府管理的都尉体系,丁宽其实已经解除了地方官员的军权,那些郡守国相,早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郡国之主了,已经退化成了只能掌管内政的真正文官。

丁宽治下九州之地,除了偏远的交州和扬州,其他七州青州、徐州、豫州、兖州、平州、幽州、司隶,都是经历过大规模战乱的。

这些世家在大规模战乱之下,都有或大或小的损失,早就希望能够恢复天下太平。对于丁宽这个汉末最大的军阀,这些世家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心。

何况丁宽虽然一直在进行各种新政改革,但很少对世家进行武力威压,绝对当得上仁义之主的称谓。这些世家此时想的,都是尽快融入丁宽的体系,提早在新王朝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这些世家其实早就希望,能象颍川的荀家、韩家、陈家一样,直接投效到丁宽麾下,奈何丁宽一直不肯吐口,虽然对于这些世家的示好都笑脸相迎,却把他们一律推给马日磾处理。

如今丁宽插手文官体系,这些世家不怒反喜,终于有机会与真正的大BOSS深入接触了。看出丁宽在大力推行新教育体系,这些世家也不进行暗中的抵抗,反而主动要求派出家族子弟进入丁宽的新教育体系去学习。

甚至很多地方官吏,主动征辟那些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委任这些丁宽新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才,担任郡吏、县吏,其目的就是向丁宽示好。

这些世家转变的如此主动,如此放的下身段,其实也很好理解。自从董卓之乱开始,世家的政治地位已经全面下降了,原本占据了汉廷中枢的世家大族,早就无法对抗这些靠刀兵起家的诸侯,能够保住性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董卓迁都,多少世家子弟死在路上,连尸首都找不到,袁术占领南阳,洗劫了多少世家大族,闹得天下第一大郡乌烟瘴气。曹操在兖州,与本地世家的冲突同样不小,否则怎么会有边让丧命,陈宫迎吕布之事。

乱世之中,世家首要的目标是保证家族的存续,至于拿回掌控天下的权势,可以等天下安定之后慢慢来。

你丁宽不是要推行新的教育体系吗?我们世家也跟着学,世家掌握足够的经济资源、教育资源,学东西会落后于别人吗?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么大一个帝国,总归需要人来管理,世家能够培养出最顶级的人才,难道你丁宽就能够真的全部弃而不用?

不管你丁宽推出什么新政,进行何种改革,世家凭借足够的底蕴,都能融入到新的体系之中,何必与你拿着刀枪的丁宽正面抗衡?

你丁宽是锋利的百炼钢,我们世家就化身坚韧的绕指柔,过去世家不就是依附在汉室刘家的统治之下吗?现在不过是刘家换成了丁家,总还是需要各种官员来作为爪牙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