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第一六二章 王允葬送大汉最后的机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二章 王允葬送大汉最后的机会(1 / 2)

董卓就这么死了,死的很突然,也死的很有戏剧性。据说董卓遇刺之时,还在大喊“我儿奉先何在?”

吕布却是直接大吼“奉诏除国贼”,就把董卓给杀了。甚至董卓身边布置的众多兵马,都没有起而作乱,为董卓报仇,就那么直接放弃了刀枪。

董卓靠着洛阳内的刀兵动乱,带兵入洛阳,篡夺了朝政。然而董卓死的时候,却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刀兵之事,也是巨大的讽刺。

亲手杀了董卓的,就是他的义子吕布吕奉先。说起来,董卓能够让吕布一直跟随在身边做护卫,对吕布可以说是十分的信任了。

然而他对吕布太不了解了,他以为自己把吕布留在身边,是信任是重用,但对于吕布而言,怎么会甘心给别人当一辈子保镖看门狗?

当初丁原也对吕布信任有加,大力提拔,带着吕布进入洛阳这个政治中心,给予吕布的是自己身边最亲信重要的职务--主簿。

但吕布哪?被掌握了朝廷大权,位高权重的董卓所引诱,直接就反水了,杀了丁原,带着麾下的并州兵马,投靠董卓。恐怕在吕布的心中,丁原并不是给予他机会的恩主,而是阻碍他上进的绊脚石。

董卓虽然喜欢信任吕布,但董卓的根本却是凉州兵团。吕布在凉州兵团之中,却并不十分如意。董卓原本手下的骄兵悍将,看到吕布被董卓所喜,自然就对这种空降进来的人十分排斥。

当初在洛阳作战时,董卓手下的大将胡轸,就曾扬言要杀了吕布,也正是胡轸与吕布的不和,才给了孙坚在阳人之战取胜的机会。

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什么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吕布在洛阳战事之中,也几乎没有立下过什么功绩,这与董卓麾下凉州部将对吕布的排挤,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董卓回了长安之后,经过几次遇刺,已经彻底失去了雄心壮志,对外人的信任度急剧下降。留守在函谷关一线,掌握军权的,都是他当年凉州军团的属下。

而在洛阳收服的武将,包括分别击溃了曹操和孙坚,立下大功的徐荣,都被留在了长安,而且几乎没什么兵权了。吕布这种注定要战场称雄的野性之人,怎么可能甘心为他看门护院?

动手的是吕布,而策划这一次政变刺杀的,则是董卓信任的司徒王允。说起来,这个王允,也绝对是个狠人,个性极为刚强。

当年黄巾之乱时,王允出任豫州刺史,就曾经独立上奏,弹劾中常侍张让,结果没能扳倒张让,却差点被张让给弄死。还是诸多大臣联名上奏,才保住了性命。

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再次启用了王允,这个王允与袁绍联手,假托何进命令,大肆抓捕宦官亲属。这才逼得,本已经愿意退休养老的一众宦官,狗急跳墙,与何进同归于尽。

倒是董卓专权之后,这个王允居然不再硬顶了,而是学会了忍辱负重,假意投靠了董卓,获取了董卓的信任,代董卓处理各种政务,隐忍这么久,才能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政变刺杀。

然而,这位王允,也同样有着权臣的属性,杀了董卓之后,王允同样的独揽大权起来。不但与他共同图谋诛除董卓的黄琬、士孙瑞等大臣,没有捞到什么功绩。据说为了显示威严,王允平常连个笑脸都没有,成天扳着一副面孔。

王允虽然有诛杀董卓的功绩,也独揽了朝政,但他自身的两个缺陷是很明显的。

第一就是他的资历不够,在董卓入洛阳之前,王允虽然是名士,但他的职位并不高,他出任三公完全是依靠董卓提拔的,但其实此时很多大汉的重臣还在,例如杨彪、皇甫嵩、黄琬等人都还在,对他的地位威胁很大。

第二,就是他身上的政治污点不少,想取信董卓不是那么容易的,没帮董卓做点坏事,怎么可能被董卓信任?而这些污点,他是再也不想被人提及的。

王允找借口杀了蔡邕,很大的可能是因为蔡邕出了名的没情商,居然还想修史,这样的人修史可不会象陈寿一样,去回护很多东西。

史载:“允以布为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卓死后六旬,布亦败。”

王允执政的时间很短,说他专权,其实从吕布的封赏就可以看的出来。吕布杀了董卓,如此功绩,封将军封温侯都没有问题。但假节、仪同三司、共秉朝政就明显的不对了。

此前吕布的军功并不突出,更没有太多领兵的经验,这就明显是王允在结党,依靠乡人吕布的武力在镇压形势了。吕布就凭杀了董卓,就能仪同三司了,这三司也够不值钱的。

而王允和吕布这种独揽大权的做法,却是吓坏了在函谷关附近驻扎的凉州将领。这些人都是董卓的心腹,而且与吕布多有龌龊。

王允杀了董卓之后,就自以为已经彻底控制了大汉朝廷的大权,一心想与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相联结。甚至称袁绍等关东联军为“关东举义兵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