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看重之意,于是笑了笑问道:“曹国公意下如何呢?”
“微臣…微臣领旨,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李景隆忙不迭的点头应下,连话都有些结巴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朕自是信任曹国公。”
随后,朱允炆又交代叮嘱了几句李景隆,这才让李景隆下去。
不过等到李景隆走后,朱允炆静静的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召来了诸王,想让诸王去燕营里再说上一说。
就说罪臣正在逃窜,抓住后便会献给燕王。
这话李景隆既然不愿意去说一遍,那他便让诸王去说一说。
而诸王并未拒绝,领了命,便向着燕军而去。
朱允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发愁的叹了口气,他不知道燕王会不会相信他的这番话,但只要有可能使燕王退军,再蠢的事他都想去试上一试。
……
另一边,诸王出京后,直奔燕军驻扎的龙潭。
等到诸王见了燕王后,他们把朱允炆的话给朱棣说了一遍。
朱棣只是冷笑两声,然后问诸王:“各位都是我的亲弟弟,你们且说一说,此言的真假与否,你们若说是真的,那我这个当兄长的,便信诸弟之言。”
诸王听闻朱棣之话,面面相觑,随后苦笑道:“兄长慧眼如炬,自能洞察真伪,我等具不愿欺瞒兄长。”
“既如此,那些无意义之话便不说了,说起来咱们兄弟许久未见,今日四哥设宴,咱们好好喝上几杯。”
随后,朱棣设宴款待诸王,几人叙说了一番兄弟情意后,朱棣让诸王回去交差。
等到诸王把在燕军的见闻说给朱允炆后,朱允炆叹了口气,在书房里沉默了许久许久,至傍晚时,他才一脸落寞的走了出来,然后他一边下令让人日夜加速修缮城防,一边又连续派人向着各方去催促勤王之师。
弄完这些后,朱允炆仰头看着天空。
他回想他登基后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恍然间让他有种南柯一梦的感觉,他把双手放在眼前,仔细的看着,仿佛能看到本来紧握的江山从他的指缝中慢慢的溜走。
六月间,京师中所有的百姓和群臣,都是人心惶惶的,他们莫名的想起一则,曾在京师中流传甚广的歌谣。
‘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不少百姓商贾唏嘘不已。
那只飞燕,如今可不飞到了京师。
而燕军中所有的将士,在这个时间里却全都是变的振奋不已,他们明白,他们打了这么几年的仗,终于见到胜利的曙光了。
这一日,朱棣谴先锋刘保,华聚探至京师朝阳门外。
得知京师外无伏兵后,便挥大军向着京师进发,一路上众将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即便是甄武也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三年了。
打了三年。
如今终于将要再见南京城。
而京师中的朱允炆等人得知燕王大军已经向着京师而来,朱允炆与削藩铁杆之臣们汇聚在书房中,连忙商议着对策。
可一群人在书房,皆是不出几句话,便悲伤的沉默了下来。
事到如今,哪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只能期盼着守城将士能够守住京师。
朱允炆开口问道:“可有勤王之师的消息?”
方孝孺摇了摇头。
自五月间,燕军长驱扬州以来,并不见一人率军勤王,也不知道是朱允炆大失人心,还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朱允炆必败无疑,不敢来援。
朱允炆再次开口问道:“齐尚书和黄先生呢,他们两人早早便去征兵,他两人见京师被围,总不能也没有动静吧。”
方孝孺叹了口气,苦着脸摇了摇头。
朱允炆呆住了,良久后,有些癫狂的大怒的锤着桌子,可等到他把这些情绪发泄出去后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
他哭道:“事情皆因他们劝朕削藩,如今变成了这幅样子,他们却也弃朕而去,朕悔啊,悔当初尽听他们所言。”
方孝孺叹息了一声,打算劝解两句朱允炆。
可心灰意冷的朱允炆,没心思听他们再说,便直接挥了挥手,让他们全部退了下去。
朱允炆闭目无言,他在这个时候,莫名的想起了朱元璋的音容。
他哭着道:“皇爷爷你在天有灵,帮帮孙儿吧,孙儿知道错了,孙儿不该不听你的话,不该不亲近军中之人,不该一意削藩…”
不知道过了多久。
门外突然有人禀报,燕军已至金川门外。
朱允炆大惊,再次召集群臣入朝觐见,等到朝堂众臣过来后,熙熙攘攘的就开始商讨起金川门的防备情况。
有人说防不住的,不如再去求和。
有人说不如早早出城,幸临浙江。
亦有人说不如幸临湖湘,或者幸临蜀地,收集兵马,以图后举。
总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京师必是不保的,几乎全无血战之心也就罢了,吵吵闹闹的还把整个朝堂好似变成了一个菜市场一样。
朱允炆见这般情况,几番想要张嘴说话,可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
大势已去。
好像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