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243-告密与告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3-告密与告密(3 / 4)

旨指示,咱们直接带兵围了燕王府,咱们有三万人,不怕燕王有什么其他心思。”

张信应是。

随后,几人开始商议如何给皇上上奏,等到词句斟酌好后,由张昺执笔书写,几人皆具名其上,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城。

而谢贵又几番调兵遣将进行安排,准备随时逮捕朱棣,这一番安排几人心中都安定了下来,觉得朱棣插翅难逃。

等到几人散后,张昺,谢贵,倪谅心情都比较激动,觉得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而张信走在回家的路上,却有些心事沉沉。

他替朱棣不甘,自洪武后期以来,他没少听闻燕王朱棣在战场上取得的成绩,在他看来朱棣这个藩王真的是扬威域外,更何况他父亲曾在燕王部下任职。

张信一路想着,到了家中后依然有些坐立不安,他本能的想要找他母亲聊聊天,可他发现他母亲并不在家,询问后才知母亲去了庆寿寺上香。

他知道他母亲心善,在父亲走后开始礼佛,其中主要也是在帮他赎战场的杀业,祈祷他长寿,免得和他父亲一般,落得个壮年早逝的下场。

而这时候,张母刚刚从庆寿寺出来,她与丫鬟上了马车,向着家中慢慢行去。

张母仿佛依旧在回味着在庆寿寺的听闻,感叹道:“这里的大师讲的真好。”

丫鬟笑着捧张母:“可不嘛,奴婢以前还不觉得,现下也觉得佛法无边呢,而且像您这般心诚,就像大师说的,定能保有您和老爷长命百岁。”

张母听了这话,确实开心,不过佯怒谦虚。

“你小丫头懂什么,想要长命百岁,富贵长存,还要像大师所说的那般,不可为恶,更不可助纣为虐,说起来北平真如大师所讲,还真是洞天福地呢,也不晓得咋回事,我自来了北平,这身体都觉得轻快了很多。”

丫鬟笑道:“大师不是说了吗,这北平可是有龙气的呢。”

“也对。”

……

两人一路闲聊,也不觉得时间流逝,很快就到了家里,张母在小丫鬟的扶持下进了后宅,竟发现自己儿子一直在她屋里坐着。

张信看到张母进来,连忙起身招呼道:“娘,你回来了。”

张母笑眯眯的点头。

张信说道:“我看娘今儿心情不错,您想吃点什么?我让人早早去准备,您出门走了一遭,当吃些好的,不能亏了娘的身子。”

“瞧你说的,就走着几步路,还能亏了身子?这些日子变着花样照顾娘的胃口,娘晓得你一片孝心。”张母为自己儿子的孝顺很是开心。

不过,知子莫若母,这简单的一会儿,她便瞧到儿子心中存了心事。

于是,张母开口问道:“你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来吧,坐下和娘好好说说。”

张信纠结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不愿意母亲跟着他一块操心。

可是张母佯装恼怒:“说不说?你以为你官当的越来越大,娘便给你出不了主意?当年你爹还不是事事和我商量。”

“不是。”

张信连忙摇头,虽然他也知晓母亲不是真的生气,但也不愿意违逆母亲,他看了一眼小丫鬟,挥手让屋里的下人退下后,才焦躁为难的叹了口气。

“哎,儿子现在真的为难,朝廷怕是要让儿子逮捕燕王了,自从新皇上位后,太祖亲封的几个王爷接连遭重,现下连燕王怕是也不能幸免了,可惜了燕王多年镇守北平的功绩。”

张信一边说着,一边还叹息重重,他也是在边境战阵中成长出来的将领,对于边关统帅,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朱棣这个战功赫赫的统帅。

他们是一类人,自然的相互欣赏与吸引。

就和政见相合的文臣一样。

张母大惊,连忙询问事情的具体情况,等到张信详细的和张母说完后,张母焦急道:“儿啊,你可千万不要任意妄为,你父亲生前在燕王帐下,就曾和我说过,燕王不凡,必定会大有出息,这些年你不也常常称赞燕王?”

“更何况,我在北平听人偷偷说过,燕王身具大富贵,与其做对是要下九幽地狱的,而且北平本就是洞天福地,燕王又具有龙气,你可不要连累家族啊。”

张信苦恼道:“那我能怎么办,难道要抗旨不成?”

张母急道:“你可曾听过百姓言论,现下新皇刚刚继位,便容不下人,连续对亲叔叔下手,而且还把湘王活活逼死,这是天大的恶行,你不能助纣为虐啊,儿啊,你一直以来纯孝,不说为了家族,单是为了娘也不能这么做,这是遭天谴的,更何况还是和燕王做对,你想想这些年,燕王可有败的时候?”

张信想了想,摇了摇头,这些年燕王还真没有败迹。

“这不就是了,你要想个法子躲了这个差事啊。”

张信又摇头苦涩道:“躲不过去,我被皇上派到这里,就是监视燕王的。”

“那如何是好?”张母也是心急的不行。

母子两人在房间里絮絮叨叨了很长一阵,张信纯孝不愿意母亲为此事过多忧心,最后一咬牙道:“娘,要不然我帮燕王?”

张母一愣,想了想后,随后郑重的点头道:“我看使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