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运河往事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只要能够安稳地度过自己前一百年,都会陷入到阶层相对固化的阶段。
对于不明白的人来说,帝国管理阶层是如同繁星一样闪烁而变化的。但是对于真正的上层来说,帝国如同缠绕的藤蔓一样复杂的人事关系,无非就是来自于几个历经了十世而不衰的大家族。
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帝国很难避免。
做的好的帝国,无非是其维持了一个相对由专业人员操作的文官官僚机构而已,然后努力将上层斗争维持在最高层。
世家们可以去争抢礼部尚书的位置,也可以去抢内阁首辅的位置,也可以在帝国新晋的官员中拉拢自己的势力。但是大家都会有一个潜在的共识,那就是从吏部左侍郎之下专业文官,都是十几年才升起来的专业官僚。即使是自己家的子弟,要走官场的时候,也会按照规矩,从科举走起,用十几年的时间去融入这个体系。在世家的金钱,经验和人脉的关注下,他们只是走得更轻松,夭折率更低罢了。
同时,这些世家也有着一批后人,依靠着巨大的封地、原始的批发生意和官商关系赚钱。但是,赚钱是赚钱,他们当然不会也不屑于去抢苦哈哈的辛苦生意。
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也是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但是,国家其实用一条护城河将他们的生意、生活、交际甚至于婚配和帝国金字塔以外的大众隔离开来。
而国家,在专业和充满理想主义的专业人员构成的文官官僚阶层的操作下,至少按照一定的明确规则运作。
但是,但是,
上面所说的一切都会发生在帝国前二百年,或者不超过一百五十年。
为什么?
很简单,帝国通过战争、人口红利赚的多,花的少。还有能力,也有机会为这个人数很少但是胃口巨大的阶层提供了供养。
如果帝国不赚钱了呢?或者帝国自己的生意都一落千丈呢?
这就是大明到了二百年之后的事情了。这个最上面的阶层已经庞大到了不能主动瘦身的地步,一旦无法通过原有的方式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会直接将自己的触角伸进原本自己都看不上的行当。然后,就会和文官官僚、商人和地主发生剧烈的冲突。
之后,若是还没有改变,下一个会和他们直接爆发矛盾的阶层就是最广大的普通老百姓。
就像大明天启年之后。
在这个时候,
卖官,这是最高的阶层,最早,也是最熟悉的赚钱的来源。
但是,这些家族历经十世而不衰败,也不会自己就这么不要脸的挽起袖子干活。他们手中的门客和门生不要太多。
王一茗其实就是这条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这些人眼中最好的庄稼。
清早起来一结账,看起来平凡无奇的军营改造的迎春苑果然不负自己销金窟的美名。一个晚上下来,自己五千两银子就不见了踪影。
王一茗还想约着这位大哥吃个早饭,再请教一些问题。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刚走到客房门前的时候,就被两名带刀侍卫给拦了下来。
“王游击,尚未到午时,我们家大人还在休息。”
“好的。那我就午时过了再来?”王一茗一边点头哈腰地笑着,一边顺手递上去了两块小元宝。
银子收的很顺利,王一茗看着这两位手还扶在腰刀之上,递上去的银子却不见了踪影。但是脸色却是非常的难看。
这怪不得别人,大人一晚上在房内逍遥快活,自己却要在门口站岗放哨。放在谁的身上,谁也不会有好脸色。其中一位矮子打了一哈欠,这才说道:
“我说王大人,昨天我们家总兵不是也对你说清楚了么。现在你就是咱们京杭运河东安卫的游击了。按照朝廷的规矩,您带来的亲兵八十名。东安卫也给您把衣服武器都配好了。你还待在这里干什么?你不应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啊?东安卫要是有事,大人会召见你的。”
这位跟着总兵的时间少说也有七八年了,见过像王一茗这种买官的也多。其实钱一交付,告身一下发,好多人就从此之后都没有再在这里出现过。
兵部不问,吏部也不会查。
“你这么不走,怎么着?还想领朝廷的俸禄和饷银不成。”矮子侍卫也横,话也说的直白。
“哪能呢?我就是想和总兵大人告个别。要是您这么说,我就在这儿候着了。你费心,把我的心意给总兵说一下。您费心。”
其实王一茗也不想在这里待着,太费钱。
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愿意在这位的身上再费钱了。都有了小妾的关系,这钱也得花在刀刃上不是?
你不见我更好,我赶紧回我三十里铺的码头上去。
王一茗也打听清楚了,码头上找个地方,把运河东安卫的旗子打出去。对自己的生意只有好的,没有坏处。
三日后,顺流而下的王一茗就回到了三十里铺自己的老宅子。
“爹,儿子回来了。”
八十名大刀长矛的士卒分列在老宅子的外面,王一茗一身戎装,刚到门口就高声的呼喊起来。
“茗儿,一路可还利索?”
“你老人家看。”王一茗将自己的告身和递了上去。
“好,好,开祠堂,开祠堂。”
“爹,此事稍等一下,”此时,却是为王一茗搭上了总兵路子的王一茗的的第四房小妾。按道理说,这时候应该是没有女人说话的空间,但是这位出自南京的女人那是一般人。
说着话,在王一茗娘子冒火的眼神中,这位挥着手帕儿,妖娆地扭着细腰走到了王一茗的面前。让王一茗的爹都只能把脸给别过去。
“就这……”这位嫌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