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出了筒车与水车。
土豆促进产量,筒车水车提高效率。这两者作用不可谓不大。
别;先不说,单就提一条。世家名下便是有田,也是需要佃农耕种;。
如果天下百姓都有自己;农田,且这些农田所获取;粮食足够他们吃用,甚至能让他们衣食无忧,他们还会来为世家耕种,辛辛苦苦一年除了要交朝廷;赋税,还需给世家一部分,自己只能获取稀少;回报吗?
不会。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依附世家生存。他们有更好;生存环境。那么到时候世家空有田地又如何?
世家们面面相觑,同时发现这其中;偌大问题。
“要我说,你们也太杞人忧天。就目前;情况,还远不到这个地步,若真如你们所说那般严峻,我们名下田地为何还有人耕种,那些田里劳作之人莫非是你还是我?
“现今李唐建立不久,朝中皆是开国功勋,自然显得世家在朝野话语权减弱。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李唐想要治理好国家,保住天下基业,使得政权永固,代代相传,单靠这些开国功勋可做不到。
“世家之所以为世家,确实最重要两点在于占田荫客与九品中正,但没有这些。我们还有食客门客,还有数百年;底蕴积累以及浩如烟海之藏书。这点那些庶寒可比得过?更别提百姓了。百姓几人能识字,能帮李唐安邦治国?
“天下有才能有学识之辈,世家占几何,庶寒占几何?如今李唐初立,功勋者众,世家不出才让人觉得我们弱上几分。
“李唐可用科举网罗人才,我们亦可收门生故旧。这些人是世家培养,自然要依附于世家而存。再有世家世代通婚,关系人脉盘根错节,底蕴磅礴,可不是这么点东西就能轻松击垮。
“更加之,土豆虽说亩产三五千,却唯有李承乾一人种出。即便是事实,但你我皆知,在一地能出成绩,不代表在处处都能出成绩。且看看吧。”
是啊。他们世家;底蕴犹在,怎是能轻易取代。且看看吧。
于是,众人;目光同时转向今岁种下;土豆田。
土豆分春种与秋种,今次春种也并非一起育苗,而是根据当地气候决定,最晚;在二月下旬移栽入土,而最早;在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可说是李世民登基第一件做;事。如今过去三月有余,这批土豆已然迎来收成之日。
某村落。
一位中年婶子在门口浣洗衣物,刚好瞧见住后头;年轻媳妇背着个大箩筐走过来,:“婶子,你们家箩筐在吗?借我用一用。”
“你背上这个挺大,一个不够?”嘴上问着,人已经站了起来,从屋内取出箩筐递给年轻媳妇,“给,这是做什么去?”
“谢谢婶子,晚些时候来还你。这不是地里;土豆成熟可以收了吗。昨天收了三分地,还没收完呢。家里就一个箩筐,来回运太不方便了,就想着今儿借一个。”
“那你这两个也不够。”
“没事。我家刚子已经跟春婶借了一个过去了。婶子,听说你家土豆地收完了?收了多少?”
婶子竖起三根手指,笑得见牙不见眼:“三千多斤。”
“我记得你家是种了八分地吧?八分地三千多斤,那可不少了呢。”
“哎,这算什么。”婶子一指东边,“杨子他们家同样八分,收了四千呢。”
年轻媳妇摇头:“他们家壮劳力多,打理得好。”
“你们昨天收了三分地有多少斤?”
“一千五六吧。”
“那不跟杨子他们家差不多?啧,你们还就两口子呢。你们夫妻俩真能干。我这阵子经常瞧见你们家刚子往田里去。伺候土豆地跟伺候娘老子一样。”
年轻媳妇叹气:“这也是没办法,我们家没别;营生,就靠地里;产出。这土豆可不容易得,咱们村还算好;,每家都分了些,我听说好多村子都没分到呢。像这样;神豆,既然有机会种,自然要精心,可不能有闪失。”
“谁说不是呢。所以你们;付出现在看到回报了,小两口种出来;土豆收成能敌得过杨子他们家,顶顶强呢。都比我们家好。你们真厉害。”
年轻媳妇很高兴,却没有接受“厉害”之言:“这算什么,你是不知道有些村子据说亩产五六千斤。”
“五六千斤?那不是跟太子殿下当初种;差不多?”
“是呢。据说是之前种过大豆;地。”
婶子一拍大腿:“村长与里正也说了,要注意增肥,还得轮种,最好是跟豆子类;轮种。成,这批收成,我们之后也种大豆。大豆既能做酱做豆腐,还能做豆皮腐竹千张,便是咱们不做,还能卖给别;村子。我听说很多村子收。这样明年我们;土豆也能五六千了。”
另一个婶子走过来:“你们就知足吧。还五六千呢,但就现在;产量就已经很多了。别总想着跟别人比。你们想想,从前我们敢期望地里产出这么多粮食?别说什么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