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曾经魏国的皇帝,他也很清楚天下初定,王灿必须坐镇后方,要消弭天下的乱象,否则容易生乱。尤其这一年多近两年短时间,王灿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天下为之一新,不再是昔年那般混乱。至于王灿的允诺,曹操已经搁在心中,甚至忘却了。
如今王灿却又提出来了。
饶是曹操心理素质极强,他此刻也是心头一跳,道:“请陛下明示!”
王灿知道曹操肯定记得,只是不敢提出来罢了。
他不绕圈子,开门见山的道:“朕有一个梦想,梦想太阳照耀的地方,便是我中华之地。如今国内安定,一切都已经上了正规。所以接下,朕准备征伐不臣之地,朕准备拿下夷州和倭国,再讨伐贵霜帝国。”
曹操听到后,暗道王灿没有骗他。
只是,曹操却担忧。
曹操知道王灿出兵,因为昔日的允诺,肯定要带上他,他能追随王灿,也不用整日无所事事了。然而,曹操却希望天下的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
故而,曹操郑重道:“陛下,臣反对立即出征。”
王灿问道:“为什么?”
对于曹操的反对,王灿有些意外,按照王灿的想法,曹操应该支持才是。
曹操郑重道:“陛下,如今天下初定,正需要扶正固本,需要安抚百姓。即使天下没了乱贼,可也需要一定时间让人心安定。如果陛下出兵失败,消息传回国内,便可能导致局面动荡。天下承平不久,经不起风波。”
王灿闻言,看向曹操时,眼中流露出赞赏神情。
曹操是为天下苍生考虑。
这便是曹操。
有大气魄,有大魄力,更是一个有坚守、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王灿自信道:“孟德兄的考虑,只涉及到了最坏的一方面,却忽视了最好的一方面。任何时代,开疆拓土,都是大功勋,都能振奋人心。朕带兵出战,只要取得胜利,消息传回国内,自然民心振奋,谁还敢有二心?”
曹操道:“这只是好的方面。”
王灿继续道:“再者,朕不打算带十数万大军出征,也不可能举国之力离开。国内安定下来,需要军队坐镇,不能无节制的打仗。朕出征南下,只是调动少数兵力。如此一来,打仗的负担小,就算是失败了,也不影响大局。孟德兄认为如何?”
曹操颔首道:“陛下英明!”
他也赞同王灿的提议。
如果只是小规模的出战,不会给蜀国造成什么负担。如果调动十万乃至于几十万的大军,很容易伤及根本,影响到刚刚稳定的蜀国。
王灿又取出一封诏令,说道:“孟德兄,这是朕对朝局的一个调整,你看看。”
曹操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
这一刻,曹操更是震惊。
曹操神色钦佩,心悦诚服的道:“陛下的这一项改革,真是绝妙,也是有大魄力。按照陛下的调整,可以防止军中将领的军权扩大,杜绝了地方官和军队勾连的情况。文官负责处理政务,军队负责保境安民,各司其职。除此外,朝廷改革后,也能防止专权之人,能更加的稳健。”
王灿说道:“孟德兄言之有理,你回去准备一番。如今刚开春,在朕料理一些事情后,便会准备出征。之所以提前告诉你,是担心这一两年了,朕没有任何的动作,担心你急了。”
曹操道:“臣不敢!”
两人又谈了出征的事情,曹操才退下。
王灿望着曹操离去的背影,脸上神色多了期待。他诏令上的内容,是对天下的一个改革,因为王灿废除了州牧一职。
大汉末年,因为刘焉的建议,汉灵帝增强了州牧的职权,使得州牧掌握军政大权。这样的结果,会滋生出无数诸侯,使得地方各自为政。
王灿废除州牧后,各州的掌管变成了刺史,但刺史只有治理地方的权利,无法调动驻扎的军队。而驻扎各州的军队,由朝廷统一调度,没有朝廷的命令,便不能轻举妄动。
这是把地方的军、政分开。
除此外,王灿把刺史、郡守等官员征辟官员出仕的权利收回,县一级以上的官员,全部由朝廷统一任命。毕竟有科考在,能源源不断充实官吏。甚至于,王灿明确规定了县一级以上的官吏,不能长时间呆在一地,在一定时间内要轮换。
除了这些外,朝廷内部的改革也有。王灿一统天下,没有设置丞相。在王灿看来,丞相一职的权利太大。王灿早已经设置了六部,有了后世六部的基础。为了减轻王灿自身的政务,他效仿了明朝的内阁,组建蜀国内阁。
这是杜绝朝臣一家独大。
这样的好处在于,以王灿的威望和权柄,足以掌控内阁。至于后世子孙,如果君王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能令内阁辅臣听话。如果君王昏聩,有内阁的官员在,也能稳定朝局。
在大明朝,诸多的皇帝昏聩,不理朝政,甚至于皇帝十数年不理政务,但朝政依旧能延续下去,不至于荒废混乱,这便是内阁的好处。
王灿的一系列调整,得到曹操的认可,颁布了诏令。
目前的朝廷,内阁以程昱为尊。昔年设置六部时,程昱作为吏部尚书,负责朝中最为关键的一块。如今他作为内阁首辅,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尤其在王灿的麾下,程昱是最早归顺王灿的,也是最年长的人,忠心耿耿,资历和能力都足够。程昱担任内阁首辅,王灿放心。除此外,荀攸、郭嘉、贾诩、李儒也进入内阁,作为内阁辅臣。
这一安排传达下去后,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内阁的设立,便等于把朝中的权利,集中到了内阁上,增强了程昱等人的实权。
然而,没有官员反对。
也没有人敢反对。
尤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