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的会试进行的十分顺利。
翰林院,会试阅卷房。
刘三吾捋着花白的胡须,审阅着今科会试题名的贡生名单。这份名单上一共有五十一人。这些人将在半月之后参加殿试,殿试金榜题名者,会成为新科进士,进入仕途。
刘三吾问副主考白信蹈:“贡生的名字都核对过了嘛?”
白信蹈答道:“名字跟考卷已经核对过三遍了!绝对没有问题。”
刘三吾吩咐:“你这就去乾清宫,将名单呈交圣上御览。圣上批了红,立即张榜,好让贡生们准备接下来的殿试。”
白信蹈按照老师所说,来到东宫奉上了名单。洪武帝批了红,贡院那边张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贡生名单,只写姓名,不写籍贯。此次会试得中的五十一位贡生,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如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北平、辽东等地,无一人入榜!
当日下晌,贡生放榜。不及片刻后,就有一名山东籍的考生发现不对劲:“怪哉!我们山东的二十一名举子都住在同福客栈,相互认识。怎么没有一个人的名字入贡生榜?也就是说,我们山东今年无一人高中?”
此言一出,一众举子哗然。
一个河南籍的举子高声道:“我又数了一遍。我们河南也是无人入榜!”
“山西二十七名举子也是全部名落孙山!”
“我们辽东五名举子全都落榜!”
“陕西也一样,没有一个人考中贡生!”
......
刚才领头的山东籍考生高声道:“诸位,也就是说,五十一名贡生之中,无一人是北方人?舞弊!此次会试定然存在舞弊!”
一个浙江举子嘲讽道:“胡说八道。本届会试的主考是刘三吾老先生。他是士林领袖,一贯洁身自好。呵,你们北方人只知道种田、打仗。哪里会读书做文章?无人中榜,说明北方人的才学远逊于南方人。”
另外一个福建学子附和:“仁兄说得对。考场上考不赢,就说什么会试存在舞弊。你们北方人就这么爱无理取闹么?”
两个南方学子开了地图炮。北方人个个义愤填膺!双方立马开始互骂,眼见骂战就要演变为斗殴。常歌作为大汉将军的掌控者,放榜之时率领手下充任仪仗。他岂能坐视南北方的举子们发生肢体冲突?
常歌高声道:“诸位,会试是否公平,朝廷、圣上自有公断!请诸位先回去。我会将此事禀奏圣上。”
挑头的山东举子问:“你是什么人?”
孙百里道:“这位是东莱伯,常歌常都督!东莱伯说了会将此事禀奏圣上,就一定会禀奏!圣上英明天纵,一定会给诸位一个交待!”
一众北方举子面面相觑。
山东举子道:“那好,我们先回客栈,等候圣上的旨意。”
北方举子们要走,南方举子们起哄:“还是赶紧回老家去,读上三十年的书再来京城应试吧!”
“呵,有些北方人都是花岗岩脑袋,别说读三十年的书,就算读三百年的书恐怕也不会开窍!”
常歌暴怒道:“全都闭嘴!谁再说这种挑拨离间的话,我上奏圣上,剥夺他的功名!”
南方学子们闻言闭上了嘴。
会试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常歌不敢怠慢,立即去了乾清宫禀奏。
洪武帝得知此事惊讶万分。他将主考刘三吾、副主考白信蹈召进宫中。
洪武帝拿着贡生名单,质问刘三吾:“刘三吾,朕本来思量着你老成持重,是个有大才学的厚道人,这才将主持会试的重任交给了你。你怎么能出现这么大的疏忽?”
刘三吾拱手:“请圣上明示,老臣疏忽在何处?”
洪武帝道:“名单上的五十一人,全都是南方人!北方举子无一人取得殿试资格!”
说完洪武帝将贡生名单连同此次应试的举子籍贯册扔到地上:“你自己看看吧!”
刘三吾仔细的看了一遍:“得中者的确都是南方人。不过圣上,朝廷抡才大典,向来都是以文章定名次,没有考虑籍贯这一说法。老臣可以保证,中榜者的试卷,每一份都胜于落榜者!”
洪武帝怒道:“朕就不信,偌大的北方,二百多名举子,竟无一人的文章能入得你刘学士法眼。人家北方学子说了,此次会试存在舞弊!”
刘三吾叩首:“圣上,本科会试的所有试卷全部封存在翰林院。圣上若不信任臣,可以调阅试卷查看。”
洪武帝命令常歌:“你立即去翰林院,取来所有试卷。”
一个时辰后,常歌领着大汉将军,将数百份试卷抬进了乾清宫大殿。
洪武帝仔细的看着试卷,一直到午时才全部看完。北方人的试卷,个个文理不佳,毫无文采可言。不但如此,有几份试卷里,竟然还出现了“朱”、“璋”、“光”这种为尊者讳的字眼!
洪武帝惊叹道:“北人的学识,何至于贫瘠至此?”
刘三吾道:“圣上,这并不奇怪。古往今来就是北人善耕、南人善学。江浙闽徽等地,自宋以来就是是华夏文气之所在。我大明开国,定都于南方。且南方远比北方富庶的多。北方人中的博学大儒,全都来了南方,或入朝为官,或进书院为师。北方的学子,很难找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老师。”
白信蹈附和:“圣上,刘学士说的是啊。臣听说,在北方,只要识字的人,就能做私塾的开蒙先生。会做得几篇下等八股文章的,便能进县学做教谕。每年北方各布政使司的乡试,宛如瘸子里面挑将军一般。”
刘三吾道:“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北方也是有才俊的。大明前几科的会试,贡生名单里北方人约占一两成。今科会试也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