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算是能理解兵部尚书说的话意义何在。
驿道就是朝廷掌控西南的生命线。
弄好了,将会让朝廷和西南联系更为紧密。
不像现在,拿着是鸡肋,不拿又威胁到大靖的安全,属于捏着鼻子拿,两府的赋税都不够养这两地的兵马,每年朝廷都在贴钱。
抵达了永昌府,御史们就要去拜见顾遇。
顾遇见到他们十分热情,给他们在永昌府最大的酒楼接风洗尘。
老御史姓谭,吃好喝好他还琢磨着顾遇这钱一定是贪来的,回头他要狠狠地奏他一本!
顾遇扫了一眼老谭御史,依旧保持着笑容。
“让侯爷破费了,如今侯爷正是四处用钱的时候,这般招待下官们,下官们惶恐!”
有御史起身端酒敬顾遇,顾遇跟他喝了一杯,他笑道:“你们安心吃,吃不穷本侯!”
“你们别忘了郡主有钱!”
“在京城,郡主给达官贵人们看一次病,少则上千两,多则上万两!”
“王爷还给郡主在东海置办了很多产业,郡主在东海还有一个船队……”
“若不是郡主嫁妆丰厚,本侯便是再想修驿道,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了,也可以跟朝廷要钱,但朝廷才经历了一场浩劫,四处百废待兴,
郡主说咱们可以自掏腰包的事儿,就不麻烦陛下,不给陛下添麻烦了!
毕竟,不管是本侯还是郡主,东海王,都是靠着陛下才有的今天。
没有陛下,我们便是再能耐,也什么都不是!”
众人没有想到顾遇居然大.大方方说自己用老婆的嫁妆,老谭御史在心里骂顾遇不要脸,但也有很多御史觉得顾遇人品贵重。
为了百姓,为了陛下,他自己宁愿担个不好的名声。
其实换位来想一想 ,若是换成他们,真没人舍得花自己的钱,或者是花媳妇的嫁妆来给朝廷干活儿。
名声是一回事儿。
主要还是舍不得。
难怪顾遇和袁富贵能深得陛下宠幸,看看人家做的事儿!
“几位来的正是时候,朝廷对西南的管控很是差,这一直是陛下的一个心病,诸位既然来了,就不着急回去,先去下面的县衙查查账,查查历年来的案子。”
老谭御史不高兴了:“勇毅侯,下官们是陛下的官员,可不是勇毅侯的官员,还由不得勇毅侯差遣!”
“再有,勇毅侯是云州的知府,怎么的管起永昌府的事情了?”
“这般越俎代庖不好吧!”
顾遇脸上的笑容退了下来,他放下酒杯 ,淡淡地道:“请圣旨!”
众
人一听请圣旨,就纷纷起身跪了下来。
一个小太监捧着圣旨来了, 在顾遇的示意下打开圣旨,尖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小太监曰了半天,跪地的御史们听懂了,这是让他们听从顾遇的安排,老实儿为顾遇办事儿,好好在西南这块儿地界儿的基层锻炼锻炼。
一个个的对顾遇简直刮目相看。
老谭御史的脸都白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圣旨宣读完了,他就晕菜了。
顾遇连忙让人将他带下去请大夫,转头就给皇帝上了一封折子,说老谭御史身体太差,无法胜任御史的工作,请皇帝体恤老臣,让他能在家安心养病。
折子和人,顾遇同时命人送回京城。
这下子剩下的于是们麻了,去质问顾遇?
不敢。
况且顾遇也说了,老谭御史这种身体,若继续留在永昌府怕是于寿命有碍。
毕竟永昌府这个地方瘴气多,身体不好的人扛不住。
然后,鼓励剩下的御史们好好干,一定要让陛下满意。
西南各县能不能紧紧掌握在朝廷手上,就看他们了。
汉人和各部族之间的矛盾能不能化解,也看他们了!
众人:……
肩膀上的担子好沉重啊,我们承受不来啊!
呜呜呜
呜。
想回京城!
宝宝以后再也不弹劾勇毅侯了!
御史们被下放下去,一个县衙一个,去了县衙,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头皮发麻。
下面的人根本就不支持他们的工作,县令就一个劲儿地跟他们倒苦水。
说永昌府的县令不好当,稍微不注意半夜就会被人搞死,人头挂在县衙的大门上。
这种事儿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了,都是这边儿部族的人干的,偏生你还找不到是谁。
汉人和部族的人一起冲突,当县令的帮谁都不好,你按照国法来,他们跟你分族群。
比如国法偏向部族的人,汉人就会骂他吃里扒外,胳膊肘往外拐。
偏向汉人,部族的人敢直接去砸县衙。
他们这些人对大靖的归属感不强,什么国法不国法,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
县衙的衙役们也不会为了县令跟那些人拼命的。
县令们拉着御史们的手诉苦,还说总算有人来分担他们的工作了,多谢陛下,陛下皇恩浩荡。
然后,但凡有民间冲突,县令就让御史去。
御史:……
他把县令的祖宗十八代都曰了!
十个去下面县衙的御史,九个都挨过打,还有一个不止挨过一次打!
在这一刻,他们才深刻体会
到大靖对西南的掌控有多重要。
他们才发现,他们弹劾勇毅侯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他们才体会到陛下说‘闻风而奏不是听风就是雨’是什么意思。
他们才明白,弹劾人之前先搞搞清楚事情本来是怎么回事儿有多么的重要。
这帮御史苦逼的样子简直逗乐了珍珍。
珍珍笑够了就问顾遇:“县城的情况你不打算管管?”
顾遇一边儿写折子一边儿道:“不管!”
“教化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立由来已久,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
“我能做的就是修路,先修驿道,再修各个县城到驿道之间的路,再修各个乡镇到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