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北赶着马车走出很远,忽然一拍脑袋,“被冯小月插着一杠子,自己倒把正事给忘了。”
又转念一想,曹元祥到底为啥溢价买野鸡,也不是啥急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下次再问也来得及。
陈晓北转个弯,顺道去买了一些菜种子,这次,他主要还是选择了油菜这种青叶菜。这种菜,长得快,十几天就能上市,能让村民们快速看到效果。
买完种子,他这才掉头去找冯小月。
等他赶着驴车来到破庙,冯小月带着小木燕子等人,正吃力地往外搬家当。
看了看这些人的家当,陈晓北忽然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这跟自己在河头村的家当,差不多。
小木等人,每个人身上一个旧得看不出颜色的包袱,里面应该是衣服。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破席破被褥,另外还有一堆碗,一个锅。
前几天送来的那一袋米,也去了三分之一多。
这么多孩子,好几天了,吃掉三分之一,想来每天也吃不了多少,多半只能喝稀粥,可就算是这样,每天的消耗也不少。
估计冯小月给人做事赚的工钱,绝大多数的用在吃上了。
这就难怪,为什么她得了病没钱去抓药?
看到陈晓北来了,孩子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就连小木以往见了陈晓北躲着走,这回也满脸笑容,甜甜地喊了一声晓北哥。
铺盖往驴车上一放。冯小月又招呼孩子们爬上马车,而她则紧挨着陈晓北坐下来。
陈晓北先下手为强,直接开口说道,“小月姑娘,我知道离这不远,有个肖家镇,要不你们去那里看看?”
听了陈晓北的话。冯小月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好,那就听晓北哥的,去肖家镇。”
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这倒是让陈晓北有点意外。
当然了,这或许也说明冯小月她自己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从县城去肖家镇只有十几里地。走半个时辰就到了。
肖家镇规模还是挺大。
一个十字路口,东南西北方向,来来往往的人都不少。
陈晓北拉着冯小月等人先是顺着四个方向都走了一遍。
道路两边客栈饭馆,各种商铺林立,看起来倒是挺繁华。
可繁华与否非但和他们无关,反倒是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么一大帮人他们在哪落脚?
转来转去,最终在镇子的北边,发现了一处破败的院落。
这院落岂止是破败两字可以形容!
院门早就没有了,围墙也有几处坍塌了,留下的墙根不足半人高。
屋里两间正房,一间偏房,正房门窗都没了,露着几个黑漆漆的大窟窿。
偏房里面更是一眼看到底。
但好在屋顶还都完整。
就这样一个住处,已经让冯小月等人兴奋异常。
是啊,想想这年月,对他们来说,能够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夫复何求。
铺盖搬下来,冯小月带着孩子们对陈晓北又是一通感谢。
陈晓北挥了挥手,“不必客气,你们赶紧收拾吧,我得回家了。”
说完跳上驴车,一抖缰绳,小毛驴迈开步,得儿得儿往前走。
随着驴车往前走,陈晓北东张西望,两边的铺子挨个看过来,他想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道路两边的铺子有客栈,有酒楼,有茶馆,有包子铺。
居然还有胭脂店,绸缎坊,还有杂货铺。
最让他感到意外的居然还有一家铁匠铺。
这一个镇子产业还挺全嘛。
当然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来往镇子的人流量非常大,大到足以养活这些铺子。
等陈晓北回到河头村,天色已经过了晌午,崔红羽一脸担心地迎上来,帮着卸下架车,把毛驴拴到门口的树荫底下。
陈巧儿则是急忙端了一碗水从院子里跑出来。
“哥哥,哥哥,你喝口水。”
陈晓北接过碗来,一仰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崔红羽则在一旁小心地问道,“夫君,这次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陈晓北倒也没有隐瞒,就把遇见冯小月的情况说了一遍。
崔红羽听了又是一阵感慨。
“一个弱女子要养那么多孩子,难啊!”
是啊陈晓北看了看陈巧儿,自己养一个都难。冯小月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吃过午饭,陈晓北来不及休息就急匆匆地去找立冬他们。
青牛山下,立冬他们已经把这茅草屋搞得像模像样,并且安排了两个人在这守着。
按照立冬的安排,两个人半天,从早上守到中午,再来两个人,从中午守到下午,这样依次轮换。
护村队员现在有四五十号人,大家好几天才能轮到一回,总体上来说,也不会耽误正常的劳动生活。
今天是第一天值班,所以立冬作为护村队长,就以身作则,带头在这守着。
见到陈晓北来了,又是一阵寒暄。
陈晓北找个阴凉地儿坐下来,顺手拿起一节树枝,“立冬哥,我想在鱼塘边上挖个土坑,土坑长宽各有三尺,深的话就给我按一尺半吧。”一边说,他一边比画。
听完了他的介绍,立冬忍不住笑了,“就这点活,我们在这守着青牛山,待会顺手就给你干了,不用工钱。”
陈晓北摇了摇头,“不行,不能因为我是里长,你们就不收工钱,挖完了坑我还有别的事要做。”
“那好吧,既然话说到这,那咱们就随行就市,要多少劳力,我这就去给你安排。”立冬倒也不客气。
陈晓北沉声说道,“眼下有两件事要做,一个是随我去青牛山背些鸡粪回来,你得跟他们讲清楚,这可是个脏活累活,不过工钱嘛我翻倍。”
“二一个轻松些,我需要一些杂草,得晒干。”
听完了陈晓北的介绍,立冬和值守的两个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