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想法之后,那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它实现出来了。
当然,一开始肯定不能制造一个真的反应堆,所以刘锋也只能在模拟软件中输入了反应堆的各项数据,然后再通过软件的模拟,一点一点的修饰。
最终才得到了他想要的反应堆模样。
当然,这个反应堆的体量还是很大的,因为刘锋不可能在常规反应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直接就在微型反应堆上面动手。
科研就是这样的,没有捷径可走,所以只能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来。
只有在解决的常规反应堆的相关问题后,他才能逐渐的修改与完善方案,最终在适用于自己想要的微型反应堆上面。
然而核聚变的话则是另一回事了。
众所周知核聚变需要非常苛刻的高温、高压,冷聚变之类的问题,要让核聚变如此微型化可预见未来最有可能的是用反物质催化。
用极其微量的反物质例如反质子和正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可以给聚变点火。
当然还需要足够强大的磁体,以便控制好聚变等离子体不泄漏。
磁体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聚变堆能做多小,还有聚变燃料不能是氘-氚,因为会产生强烈的中子辐射,给屏蔽出大难题。
不过刘锋现在却有一个另外的想法,那就是核电池!
核电池简单的说,就是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发电,能量低但是持久可靠,至于多持久取决于所用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而现在已经有民用核电池例如用钷147的,以前甚至还有心脏起搏器里用钚238的,然而都功率很低,而且含放射性物质。
不过这样的问题就又随之出现了......
因为最大的问题是核反应堆产出的是热能而不是电能,用来发电的蒸汽轮机很大。
光是发热的裂变反应堆还是可以做得比较小的,最简单的就是一大坨自然裂变的材料,就比如灯塔国火星车的那种,一个保温杯大小能有几kW的热能。
要高级一点的话,一个背包大小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当然这是不包含任何防护的,人背上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完蛋了。
但是有了这些想法,再加上托尼的能力,想要实现出来也不是说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刘锋这才并没有将目光放在常规的核反应堆上面,因为光是研究新型的半导体材料,也许就要耗费他好几年的时间。
这显然不符合他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旦消失好几年的时间,他之前所付诸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
等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说不定都已经凉的不能再凉了。
这才是他为什么会将目光放在更容易时间的核电池上面了。
再加上这是在现实世界,他也不会真的要打造一个如同《钢铁侠》电影中那么小的反应堆,在电影当中,是因为托尼的胸腔中有弹片,所以他才会需要反应堆来牵扯住它们,省的弹片跑到自己的心脏中。
可刘锋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与托尼有些差别了,因为在他的设定中,放映队毕竟是给战甲供能的,而不是给战士供能的。
所以就不用考虑镶嵌在人体上面的情况,只需要符合战甲的要求就可以了,稍微大一点也无所谓,反正刘锋所设计的战甲,也比电影中的要大的多,反倒与光头男的那个战甲差不多了。
这也就给予了他更多的发挥空间了。
首先的首先,也是最最简单的问题,目前核能的利用以及大部分非自然能源基本都做不到直接能量转换,无法做到有效的核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目前人类的科技止步不前的原因所在了,因为从近代科技发展开始,很多科技都是在反复的“烧开水”,也就是通通热能转换为我们所需要的能源。
而是用最最简单原始的,烧水,蒸汽做功发电,这里面不管那一部分都导致体积得很大,所以就得有一个发电机,汽轮机组,反应堆,冷却部分。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那刘锋就要开始实施了。
他首先将核电池的模拟数据导入到了超级计算机中,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停的加大能源。
直到装置承受不住的时候,再反过来提升装置。
然后在反复模拟,先加能源,再提升装置,加能源,提升装置......
就这样,在整整一天的时间中,刘锋都在模拟着这些数据,为的就是试验出一个刚刚好的水平。
既能够达到能源要求,又恰好能够承载反应堆所散发的能量。
直到凌晨一点的时候,经过了近百次的模拟,刘锋才终止了今天的试验。
而他今天所得到的数据,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了。
至少相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经过软件的模拟,此时的反应堆,已经达到了与战甲相差无几的大小了。
但就目前的研究阶段来看的话,体积也不会小多少,归根到底还是目前的科技没法直接核转电,如果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或许在有了核聚变以后,体积就能小很多很多了。现
在核反应堆做能源用的是核裂变,是可以自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