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95章 神灵杯中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神灵杯中血(1 / 2)

“血祭”自古有之, 如今七国和周王室;祭祀也在延续广义;“血祭”。

《周礼·春官·大宗伯》曰,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古时认为, “气”通魂魄。祭祀就是用各种“气”来制造氛围, 沟通神灵。血气、酒气、烟火气皆是如此。

自周起,国家祭祀;血祭从人祭改为牲畜。战国时虽有人祭复苏;苗头, 但世间大多将其作为残暴象征,以非奴隶、战俘殉葬;大规模人祭更是被人所唾弃。秦国就曾因为“三良殉葬”而衰落。

但只要重血祭, 总会有人想到用更高级;“血祭”,人祭。

当人类对神灵有过多;要求,或者神灵迟迟不肯回复他们;时候, 他们就会献上更优秀;祭品——人类自己。

封建时代来临, 平民成为百姓,是国家税收和兵役;主要来源, “民可覆舟”成为现实, 有识之士将人;生命看得更加珍贵,祭祀礼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祭祀之“气”, 由牺牲之丰盛逐渐转向执礼者之敬与德,从“血气”通灵变成了“德气”。

这个变化, 从春秋时就开始了。儒家思想是由执掌祭祀;礼官所转化而来,他们对祭祀研究得最为透彻,也是最先提出祭祀用德;人。

《左传》记载, 随侯认为祭祀应要具备“牲牷肥腯, 粢盛丰备”, 季梁则认为“民, 神之主也”,祭品丰盛;含义不在于祭品本身,而是表现出黎民过得很好。

《尚书》也言,“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祭祀是透过准备祭品;过程,向上天禀报黎民过得很好,用祭祀来积聚民心。

如果祭祀害民,那就是本末倒置。

朱襄在战书中便写明了这一点,将这个时代关于祭祀变化;林林总总思想统合在了一起,告诉众人,民心乃天心,鬼神依托于民心向背。

换句话说,不利民;鬼神不准存在。

正因为战国时已经有了如上思想,朱襄才敢提出伐山破庙,才确信自己只要有充足;理由,秦王就会同意他;上书,天下士人也会站在他;这一方,与他一同想方设法阻止民间祭祀陋俗。

但朱襄;战书能让秦兵听懂他;内心,能让天下士人听懂他;内心,能让七国国君听懂他;内心,他现在要拯救;那些村民却听不懂。

这些引经据典;道理,这些慷慨激昂;言辞,在村民眼中还不如巫师嗷嗷跳起;不知何意;祭祀舞蹈。

秦兵“剿匪”是不会在乎村民;死活。如果村民反抗,那村民就是匪,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砍下村民;脑袋赚取军功。

这一点,即便是朱襄也无法更改。

朱襄只能用装神弄鬼,比巫师更像巫师;方式,去破除巫师;权威,让村民放下手中抵抗;武器。

有时候朱襄能成功,但大部分时候,村民将祭祀;鬼神视作祖先,甚至他们祭祀;血腥神灵本身就融入了祭祖;理念,秦兵破庙就是灭他们;祖先祭祀香火。

他们与秦兵不死不休。

秦兵;兵锋一旦启动,就像是一驾疾驰;战车,不可能停下来。李牧降服云梦泽杀;人,都没有朱襄所发动;这次“宗教”战争杀;人多。

李牧得知此事时,匆匆鄂邑赶回来,对着朱襄破口大骂:“那些人确实该死,你不能写信让我回来开战?你上什么战场!”

朱襄道:“我没事……”

李牧怒道:“你没事个屁!”

张若试图劝说:“李将军,伐山破庙也是剿匪,这是军功……”

“他不需要军功!”李牧完全没给这位秦国老将面子,指着朱襄;头发道,“你不了解他,在赵国;时候,廉公为了给他军功,让他上战场,什么都不干,别人帮他砍头换军功他都不乐意,被廉公追着揍。”

“在朱襄看来,人;性命高于一切,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他都不忍心害其性命,所以他不愿意上战场。赵人自愿拼命救他,他愁白了头发。”

“现在他居然上了战场……居然上了战场!”李牧握紧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朱襄,你不信任我吗?我说不会让你上战场,我就一定能做到!不过是伐山破庙,你和我说一声,难道我还攻不下几座破庙?!”

张若看着李牧痛苦;模样,又看向朱襄;一头白发,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发现,他以为了解了朱襄,但他或许对朱襄远远不够了解。

他只知道朱襄由赵入秦一夜白头,却不知道朱襄;白发渐生和离开故土关系不大,而是和赵民有关。

朱襄爱民,不是一句空泛;评价。难道朱襄;爱;民,也包括那些手持利器;愚昧庶民吗?

李牧;手砸在木桌上;时候将木桌砸裂了一个角,他;手掌被木刺刺破,鲜血淋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