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以外,客运海船的发展也是十分蓬勃的,广北还罢了,那里的百姓便是要去买地讨生活,也不用反而来羊城坐船,他们自己汕州就有船去买地,除此之外,广中、广南各地的百姓,不管是下南洋还是去新安、壕镜或鸡笼岛、云县,都要来羊城港坐船,人数之多,足够让两边定期对开航班了!
许多往年只在西江水系行船的水手,便是在这样的需求之下,开始尝试着跑海船,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从川蜀一带迁徙来的船工船匠,也是在买地这里开始学习着跑海船的,于是羊城港这里时不时地便多出了些川蜀口音,最北的还有辽东靠海港口的老船夫,也有辗转到最后来跑对开海船的,只是北方汉子实在是怕热,一到夏日,白日里就和个死狗似的,只想找树荫躺着,除了挥蒲扇之外,什么别的事情完全都不想做,只有到日落西山,那股子逼人的灼热稍微消退下去了,才能逐渐恢复精神,坐在一起吹几句牛。
“你侄儿上船了没有?还是让他上船来!现在和往年不同了,凡是能跑船,那就没有吃不上饭的,各处都是缺吃水上这口饭的——你瞧吧,光是羊城这边就是做不完的生意,这还是第一波呢,以后还有的,闽西那里也是,船都不够用了!全都是去鸡笼岛,下南洋的,船费还是官家结算,绝不拖欠!这生意且得做个五六年的呢!”
“都是客户人家啊?”
在这两个辽东水手旁边,有一个黑瘦的人影坐起来了,他的官话说得不太熟练,还有些白话的腔调——不稀奇,羊城港这两年最时兴的就是学官话,很多人家都有意无意地比着买活军对百姓的要求,先行靠拢:学拼音,学官话,学算数……
甚至很多街坊,都半公开地率先组织起了免费的扫盲班,这是完全自发性的,没有买活军的身影在里头,多由街坊中因跑船行商而较为富裕殷实的人家出资,教材在羊城港这样的地方也很好得,百姓们上课是很踊跃的,有些有心上进的年轻人,已经可以自如地和外乡人对谈了。如今,在港口这里,天南海北的水手居然没有一见面就打架、喝骂,而是互相攀谈了起来,不得不说,在从前的羊城港几乎是不可能出现这一幕的。
“可不就是敬州那里来的客户了——这些时日,敬州方向真来了不少人!”
“买活军已经把那里打下来了吧?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南下呢!”
这本地的水手,话里带了一丝憧憬,但不算太急切,因为他若是很急于去买活军那里,随时都是可以动身的,如辽东水手所说,现在吃水上饭的人,在买地非常好找工作。他之所以留在本地,自然是因为有牵挂,而且现在的日子也还算好过,所以求变的心思不强。
不过,显然他对买活军的到来也抱有一定的期望——并且丝毫不认为本地的武力可以抗衡买活军的天兵。至于说敬州的战事,在这里便只配得上廖廖几句的八卦了,拆围屋也是一语带过,这里反正又没人住围屋,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无关痛痒,他们关注的只有来到羊城港的源源客流,“之前那些时日,敬州来的人倒是不出海的,多都在本地投亲靠友——好像也有去买地那里干活的,怎么这批人全都上船了?而且还啼哭个不住?”
“这批都是罪民,要远迁去海外的,这是从羊城港上船的第一批——人太多了,泉州、汕州、东山,全都塞满了,消化不掉,这是第一批从羊城港上船的,以后还有呢!说是几年的生意真不骗人。”
这就是远迁千里这一句话,落到现实中的样子了,仅仅是闽西-广北一线的村寨,便制造出了让客船难以承受的人潮,这还是敬州州治周围的村寨大肆钻空子,免去了迁徙,其余县治后知后觉,疯狂有样学样,仅有一些被栽派了‘罪寨’名声的寨子不得不全员迁徙的结果——当迁徙人口总量上万时,对于如今的海船客运便是很大的压力了,羊城港水手稍微盘算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便是咋舌了,“这些人迁徙,全都是官府出钱吗?买地的官府可真有钱啊!这船票不便宜的!依我说,这里好些人便是把他们自个儿卖了都不值得船票钱!”
“那可是六姐的官府,还能缺钱了?”
一名辽东大汉便自豪地说道,另一名则笑着捅了他一下,“不是,船钱官府补贴一部分,另一部分都是拿留在本地的家当、田地抵价换了的!”
本地水手也就稍微松了一口气——这还稍微能理解些,否则,这爱好可就令人费解了,买地的女军主,闲来无事喜欢把人迁徙着玩?那不是把钱往水里扔吗?她倒是高兴了,百姓劳民伤财、骨肉分离的,还白花这么多银子……可不是只有昏君才这么做?
虽然现有的解释,只是澄清了没有白花银子,依然是让百姓骨肉分离、背井离乡,但这样的事情就很好接受了,因为自古以来,官府都是扮演着这种逼迫百姓背井离乡、应差应役的角色,大家都很习惯了,至于说深究缘由甚至打抱不平……谁有这个闲心呀!自己的日子且还过不完呢。
这不是,一听说接下来的客运生意,显然要迎来一大波爆发,小水手便立刻兴奋了起来,搓着手又和两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