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450章 江东的条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0章 江东的条件(1 / 2)

除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外,江东这次为苏联人准备的主要分为三类:枪械、战机、坦克。

与德国那边一样,这三类东西都是苏联在未来还不久自己就能捣鼓出来的东西。

枪械方面,当中准备的是波波沙冲锋枪和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

德国的mp40提前出世,那么苏联的波波沙也不能落后太久,理应保持平衡。

至于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在原本的历史上,此枪将于1943年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用于替换老式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

在反击巴巴罗萨计划的作战中,苏联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缺点暴露无疑。这种重机枪比写德国的mg34来说太过笨重、射速也慢,根本没办法满足前线苏联红军的需求。

现在德国不仅有mg34,还有mg42,为了避免苏联被虐的太惨,江东只得让这些武器装备提前问世。

飞机和坦克方面也是差不多的原因。

在战斗机方面,江东准备了两款,一款战斗机、一款多用途飞机,即雅克1型战斗机和安2多用途飞机。

坦克也是两种,t60和is-2!

因为t34苏联人已经研制出来了,江东只得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t60在雪地和林地上作战拥有超高的机动优势,历史已经证明,苏联军方不会拒绝这一款坦克。

is-2则是专门用来平衡德军装备的虎式坦克的。

总之,这三个类型的装备都是苏联红军当下最为紧迫、最想要的东西。

只要把这个消息传回苏联国内,这笔交易就没有完不成的道理。

别林斯基贪婪的趴在那一堆设计图纸上,看他的样子,恨不得化成一溜烟钻进去。

格拉乔夫和卡恰诺夫给别林斯基打下手,两人小心翼翼的整理,生怕把各种图纸弄混了。

“这么多东西,他们真的能够造出来。”谢成瑞看这三个老毛子问江东。

“唉……”江东叹了一口气,

“满人误国,辛亥**后又是多年的军阀混战,我们国家安定的时间太少,工业体系太为薄弱,要不是咱们自己造不出来,这些宝贝老子一个也舍不得给。

别看苏联才成立没多久,但这个联盟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六种装备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很复杂、数量也多,但这些老毛子两三个月内就能造出测试样品,半年内就能结束测试并开始量产。

我们必须尽快发展起来,不然就会落下太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也只能想办法让他们两败俱伤喽。”

谢成瑞怔了一下,

“两败俱伤,说的是德国和苏联吗?”

“嘘!”

江东作出一个噤声的动作。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三个老毛子才从图纸堆里爬出来。

三人中最激动的当属别林斯基,他是军工专家,这些图纸几乎都能看得懂。

格拉乔夫和卡恰诺夫单从别林斯基的反应上就看出了这些图纸的价值,两人压住心中的狂喜,准备正式开始谈判。

江东让勤务兵给三人续上茶水,等他们平静后才说道:

“三位,该看的也看完了,我这次拿出来的东西足够多,价值也足够高,这一点你们没什么异议吧?”

三人对视一眼后同时摇头。

“之所以一次性拿出来,是因为苏联的时间不多,我的时间也很紧迫,大家都是爽快人,一次性敲定未来两年的事情,如何?”

格拉乔夫是三人中地位最高的,他喝了一口茶后问道:

“除了这些外,你还设计了其他先进装备吗?”

“当然!”江东没有否认。

“这是怎么做到的?你一个人不可能研制出这么多东西,中国没有高端学府,也没有顶尖的研究人才,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江东指了指茶杯,笑容满面的说道:

“部长先生,请不要低估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国家的底蕴。”

“古老的东方果真还是那样神秘啊。”见套不出江东的话,格拉乔夫只得感叹一句,

“这些东西伟大的苏维埃都要了,你想用他们来交换什么?”

江东伸出右手,谢成瑞把一张宽大的纸递到他手上。

“都在这个上面了,这是我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点都必须得到满足,不然交易就……”

江东把纸平整的铺在桌上,然后推向格拉乔夫。

三个老毛子凑到一起看,只见纸面上写满了中文和俄文。

“这是交易的合约?”卡恰诺夫不可置信地看着江东。

“是的,为了这次交易,我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你们好好瞧瞧,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就可以签字了。”

江东没给苏联方面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接把合约都写好了。

卡恰诺夫不知说什么,只能埋头和另外两人一起看合约。

“挖煤、采矿、采油、炼钢、炼铁、炼油……的设备和专专家以及技术工人。”格拉乔夫轻声的念着合约上的内容,

“钢铁厂、炼油厂、拖拉机制造厂……

坦克兵学校、航空兵学校以及配套的教官和设备……”

看完合约后,格拉乔夫心中的激动之情消散了大半,

“你这是要让伟大的苏维埃帮你打造工业基础、训练专业化的士兵……”

江东没有任何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设备和人才是我当前最为需要的,这些东西对你们来说又算不了什么。

怎么样?这个合约是不是很公平?”

谢成瑞也看向格拉乔夫,只要对方能答应,未来晋东南的发展就将少走很多的弯路。

“合约里还说了,我国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必须把中国自己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培养出来后才能离开。我刚才算了一下,如果照你这个合约执行,我国至少要出1000名专家和技术工人,并且他们在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