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路数看上去不伤和气,实际还真有些花样。
对此,文搏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你们真是人菜瘾大,长得丑玩的花啊。”
翁师傅脸上露出比他当年得知爹娘去世还要难看的表情,他很想狠狠地暴打眼前之人一顿,但是想了想,最后只得叹息道:“文师傅,是他们玩的花,我们那儿不兴这个。”
“本来有点担心,听你说完了,现在完全放心了。”文搏拍拍翁师傅肩膀,起身就要离去,临走时不放嘱咐道:“对了翁师傅,您说的请我吃早茶,别忘了结账啊。”
翁师傅木讷的掏出票子结了账,看着远处耿良辰又被几个武师勾搭着打探消息,文搏也渐行渐远,心中的绝望更加真实——这是造了什么孽啊,怎么就这么憋屈呢。
“文……”
正所谓退一步越想越气,自从遇上文搏……不,遇上耿良辰之后翁师傅觉得自己霉运就没停过。更别说自己以前哪有被人这样使唤?想到这翁师傅忍不住心头怒火,吼了出来。
一听好像有人喊他,文搏立马回头,就听见翁师傅叫到。
“文师傅!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您晚上赴宴,得弄身敞亮行头,咱给您包了,还请赏脸!”
紫竹林门口,灯火辉煌,两个不伦不类的男人站在台阶前仰望招牌。
其中一个高大的男人穿着唐装,外头却披了件皮夹克,手里提根七尺长的枣木杆,分外引人瞩目。
“文师傅,您就别带着那棍儿了,咱们是去赴宴,不会打架。而且您可答应我了,到时候若有人刁难您,您就当他是萝卜白菜,千万别跟那些小人置气动手,不值当呀。”翁师傅满脸无奈,他穿着一身极为熨帖的西服,带着相同配色的绅士帽,文明杖在手,任谁都看不出他是一名拳师。
“好,一定一定,我就当个闷嘴葫芦,绝不多话。”文搏随口答应着,抬起头,他这是第二次来紫竹林吃饭,上次还是在……昨天?
当时他一个人跑来领略津门美食,吃完才知道这里压根就不是以津门本地美食闻名,反而是学的粤菜风格,也提供各式西餐。相当于文搏在津门吃了顿粤菜当成体验了本地风情,只能说没个当地人带着还真有些吃亏。
不过好在饭菜确实不错,文搏也不那么讲究。
至于今天,他穿的格外正式,选了一套崭新的墨绿色唐装,对襟的扣子将他笔挺身形衬托得愈发挺拔。
就是这皮夹克披在外头属实不对味,但是没办法,文搏在旧货街遇着了有人卖这玩意儿,拿在手里觉得质量不错就买下了。
那卖皮夹克的人说了,这是鲁地当年德国人走的时候留下的军需品之一,当时还用油纸包着所以隔了十多年依然崭新。
文搏一听这话就觉得熟悉,地道,虽然看上头明明写的是英语还有个鹰头臂章,但是人家都说油纸包着的,那肯定是德国货没跑了。
于是文搏就披在身上,又在旁边卖古玩的那儿挑了根枣木杆,不图别的,就为了枣木杆沉重、结实,早知道今天能碰到这玩意儿,昨天晚上就不用打扰中州武馆诸位了。
这一切翁师傅都看在眼里,如果说他请文搏去买衣服的时候带着的是不情愿和无奈,现在就是绝望跟后悔——为什么要自讨苦吃,请这人去买衣服?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都已经到了紫竹林饭店门口,这会儿回头也来不及了。
“翁师傅,您可算来了。”一个有几分眼熟的武师从里头走来,看到门口的翁师傅赶忙招呼,随后一眼盯上了文搏,略带疑惑地问道:“这位……这位是文师傅吗?”
不怪他疑惑,他虽然得到了邹容的吩咐下来等待文搏和翁师傅两人,也听过邹容描述文搏样貌,但是乍一看真有点不确定。
邹容的描述:高大雄健,脸带煞气,年岁不大但是额外桀骜。
他看到的:一个里头穿唐装外头穿皮夹克提溜着木棍的怪人,你说他是拳师武者,不如说他像个到处化缘的行者。
还不是孙行者,倒像是武行者。
想到这,来接人的拳师背后汗毛倒竖,回头看到紫竹林的招牌觉得有点不对劲。
酒楼,行者,这俩凑合在一起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再来个寡妇——邹馆主。
齐活了,上头还有个小白脸军官,自己赶紧接完人就走吧,不然待会血溅鸳鸯楼殃及池鱼不好。
文搏和翁师傅不知道这位拳师脑海里如何发散,跟着他就进了紫竹林,自有殷勤的侍女接待引路,还有个店小二特意奉上热毛巾给诸位接风洗尘。
果然贵宾待遇就是不同,文搏拿过毛巾擦了擦脸上额头,心想昨天来的时候可没人搭理他。
接着引路的将他们带上三楼,一路上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晚上的津门不论外头如何艰难,紫竹林里却格外喧嚣繁荣,一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气象,让人不免沉醉其间,忘了外物。
可到了三楼整个环境为之一静,好像一层楼道就把所有的嘈杂隔绝。文搏展目一看,整个三楼居然都被包下,撤去不必要的桌椅不说,当中位置有个巨大的舞台,上头正有戏班子唱着戏。
“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
文搏不懂戏曲,倒是翁师傅一听就叠声叫好。
“好啊,这野猪林的唱段嗓音浑厚,苍凉悲壮,不知是哪位名家在此亮相?”
这话音刚落,那领路的武师就“哎哟”一声捂住肚子,连带抱歉的说道:“真是对不起二位,您们先上座,我突然腹中鼓胀有事先去,抱歉抱歉。”
说罢满头冷汗也不等翁师傅回应,挤开正要上楼的店小二一路狂奔不见了踪影,走的时候还心想,“还好我机灵,今天宴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