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第174章 闲着也是闲着?这是人话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闲着也是闲着?这是人话么(3 / 5)

刻只能中断,也很明显,阿叻两夫妻现在离开,吴婉芳也是不可能和他单独出海的。

………………

一段时间后。

赵氏影业某办公室,当陈佰祥抵达,就看到了一些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当然是周星星、吴勐达、徐锦江了,陌生的不管是李力持还是陈佳上,他都不熟。

等后方敲门声响起,陈佰祥转身一看到周海楣走进来,嘴里说着“抱歉,我来迟了”……

阿叻都一惊,海味啊,这是靠着流星花园女主、蓝色生死恋女主,真真在亚洲爆红的女明星。

目前这办公室里一群导演加明星,连星仔的红爆程度都不如周海楣。

她的一句道歉,一屋子人纷纷起身,客气热情的招呼。

陈佳上更是擦了下汗看向李力持,阿持也好不到哪去,“楣姐快坐,你是咱们剧组最大的大咖,没来迟,是我们来早了。”

不管以后阿持和老陈这两个导演,用多少力作证明了自己,现阶段他们就是新人层次,26岁的老陈中学就进入邵氏,入圈七八年是老资历,但没有任何导演经历。

阿持84年加入亚视当编导,持续到现在最大战绩也无非是跟着王景拍了一部变种版(天国的阶梯),他是剧组副导演。

客气后李力持快速让助手发本子,每人一个剧本大纲,只有大纲,名字是(百变星君),“承蒙赵生看得起,让我来当新片的导演,不过我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项目组那边发话,咱们(百变星君)剧组,初期抛开片酬这比较玄学的资金,正经投资是800万港币,可以去夏威夷取景拍摄。”

“更重要的是电脑特效,特效方面花个两千万也不算大数字。”

“虽然赵生说了,这个剧组不指望票房能多么爆炸,主要是为了培养阿星的喜剧表演风格,还有进一步磨练特效基地的特效水准和经验,完成这两个目的,哪怕票房扑街,也是成功。这两个能成就值了,特效基地需要各种不同任务来磨练团队,实战大练兵。”

“但我丑话说前面,若配上演员片酬、特效投入,总数可能三千万的剧组,被咱们玩砸了……”

“呵呵~”

最后一声呵呵,很能代表阿持的压力!

他现在真是即惊喜无限,又如站在悬崖边如履薄冰,毕竟首次被赵生大力度提拔,搞这样的大剧组?

三千万港币投资一旦玩砸了,是不是就可以退出影视圈了?他可不是徐珂那种在1983年玩砸了嘉禾3000万投资,还能在新艺城风生水起的大才啊。

这个(百变星君)剧组,也真不是它在星仔未来轨迹里,多么经典和高票房,只是如赵东淮指导那样的,鹏城特效基地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特效电影要求,练兵实战提升实力!

从(百变星君)或(变形怪杰)里选一个?选哪个?选星君是特效更简单好做点,先易后难嘛。

周星星同样起身,一脸谦虚道,“多谢赵生看得起我,我现在压力也超级大,希望各位前辈和楣姐你们多多帮忙……”

他在超体和倩女幽魂3里当“伪男主角”和真男主,的确磨练出了一定的星式喜剧风格,但也只是雏形。

(倩女幽魂3)里,他的表演实力也就是和原轨迹里1988年的(最佳女婿)差不多。

虽然说倩女3都拍完一年了,他也又熬了一年,一直在等着赵氏的新机会,嗯,他今年还拍过一部(八星报喜),6月开拍已经拍完,但瞄准的是金公主院线贺岁档。

他也没想到赵氏的新机会这么狠啊,直接上三千万的投资规模??

星仔压力大的都想哭。

这样的大片若是拍砸了……好吧,阿星有退路。

超体伪男主,他片酬5万港币,但全球大卖后收了100万港币红包,倩女幽魂3是徐珂的项目,片酬10万,也给了他50万红包。

黄佰鸣的八星报喜给他20万,几年来陆陆续续带货收益,攒了100多万。

就是这300万港币,没再继续借贷,1月1号投入外汇市场,20倍杠杆,到这10月中旬日円已经升值3成出头了。

他的外汇资金已经获利1900多万了!

拍砸了,再沉淀一两年,他感觉可以自己出资攒剧本剧组重来几次,现阶段三百万成本拍一部戏,也不算太小投资。

2000万资金足够拍六七部中等成本电影了。

但他压力是真大。

阿叻则是快速笑道,“导演,阿星,别说的这么夸张,咱们有幸加入大项目,自然要使出各自的全力,好好争取凑一个经典片出来,喜剧,还是很有搞头的。”

“大不了在找黄炳耀、三毛哥、黄佰鸣他们多取取经。”

“要是为了拉票房,我可以让阿伦、阿涛他们来客串,都是当红大歌星。”

………………

16号夜幕降落。

赵东淮和侏罗纪剧组返回港岛时,才在金融大厦32层坐下,就见邱淑珍和章敏跑来汇报好消息了。

新世界客运的架子已经开始搭了,主要是搞定承办资格,然后买船,以及运作出租车牌照开岸上的的士运输,砸钱就行了。

阿珍一边帮赵导揉腰一边笑,“运输署有好几位都很客气热情啊,别说客运货轮牌照直接过了,的士牌照都直接要给我们500张,还说是见面礼。”

赵东淮大笑,“几百张算什么,这年代正是的士公司大扩张时期,慢慢搞,只要稳着,那是能吃一辈子的产业。”

全港出租车牌照,1977年官方登记发牌的才6200辆,1981年就扩张到了一万一千多,再到1984是一万六千辆。

这简单的数据就能证明一票出租车公司扩张有多迅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