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大唐广播站> 第163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广播一首感人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广播一首感人心(1 / 2)

老李盯着张妙声看了几圈,实在不明白这个年轻人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能弄到这种极品的野山参。

因为过度采挖,野山参已濒临灭绝,一个大的产区一年能产出十几支野山参已算是运气好,市面上自称是野山参的基本都不是纯正的野货。

百年以上的野山参,想都不敢想。

“那么这只野山参值多少钱呢?”张妙声赶紧问专家。

“这个嘛,至少50万起步,如果拿去拍卖的话,只会更高。”老李捏着胡子答道。

“行,50万买给你了。”张妙声想也不想便说道。

对他来说,这种野山参得来不费工夫,而且日后必然是源源不断,没有必要拿去拍卖出风头,直接出手拿到钱就是了。

来日方长,有钱大家赚嘛。

老李虽然很想要,但是他可拿不出这么多钱。

老庄便出手买下了,他最近赚了这么多钱,五十万还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老李满是羡慕地说:“老庄你真是好运啊,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名贵药材竟然就落到你手中,真是羡煞旁人啊。”

老庄开怀大笑:“一般一般,干我这行的,隔三差五的收些好东西也是正常的。”

老李不满他这得瑟的样子,愤愤地说:“屁,还隔三差五,这种极品野山参可遇而不可求。你要是再收得一支,我就把这张凳子吃了。”

张妙声刚好又从背包里拿出另外一只野山参,准备一起卖出,听到这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放回去还是拿出来。

老庄笑得更开心了:“老李,这张凳子你要蘸番茄酱还是蘸辣椒酱?”

老李看到另一支不亚于之前那支的野山参,差点就疯了:“你到底还有多少好东西?”

张妙声挠挠头,看了看包里说:“不多,只有最后一样了。”

说着拿出一只硕大的灵芝。

老庄:“……”

老李:“……”

因为张妙声拿出来的三件名贵药材价值太高,老庄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最后老庄和老李跟别人拆借了点钱,凑够两百万给了张妙声,得到了让他俩疯狂的名贵药材。

张妙声开心地拿着钱走了,走的时候还想着几个颗药材就让他俩这么疯狂,如果过几天又拿名贵药材来卖,会不会让他俩傻掉了?

—————

回到家吃完晚饭后,张妙声看今晚月色不错,便开始了今天的广播。

小绿联系上大唐后发现,有一个月因为大唐那边是阴雨天而错过了,现在大唐已是十二月。

“大唐的听众朋友们,两个月不见,你们过得好吗?”

长安飘荡着百万听众的欢呼声。

因为整个大唐乃至整个天下就只有长安能听到仙人的广播,人们纷纷从各地迁到长安,就为了有机会能听到广播。

所以长安的人口暴增,已接近百万。

而到了广播的这一晚,住在城外的人纷纷涌入长安城听广播,连住在洛阳的人都不惜赶几天的路来长安听广播,导致这天的客栈房价飙升。

这一夜长安的听众人数绝对超过了百万。

张妙声开口说道:

“上次三国演义说到周瑜火烧赤壁,烧得曹操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想那曹操一世枭雄,就在如日中天之际,竟然败在几个小辈之手。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替旧人,就如那长江之水滚滚而逝。“

听众们愕然,今天不放首歌,直接上三国了?

“各位三国迷先别急着高兴,歌迷们也不要着急。

现在照例还是先来一首歌曲,并没有到三国的时间。

之所以说起三国,是因为这首歌便是为三国演义而做,请诸位欣赏这首《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也有歌曲,这回歌迷满意,三国迷也满意了。

厚重的鼓点响起,这首歌来了个京剧开场,让听众们听着都新鲜。

三国迷都听出来了,这就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情节。

一句“纵观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赢了个满堂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雄亢深厚的嗓音将歌曲演绎得气吞山河,把听众领入了那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历史境地,领略历史的沧桑与凝重,兴衰与沉浮,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融化在秋月春风与渔樵笑谈之中。

李世民闭上眼睛,聆听此歌,隐约看到风高浪涌的长江,回首千年间,多少英雄人物,在这滚滚的浪涛中,露出鲜活的面容,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

是非成败转头空,英雄伟业、恩怨情仇,谁好谁坏似乎已经不重要,更多的是令人敬佩和唏嘘感慨,终究都淹没在历史滚滚洪流之中。

想他李世民戎马一生,眼见无数的英雄豪杰灰飞烟灭,就算他最终登上皇位,最终也会如同众多王者英雄一样,化作朵朵浪花,汇入时代大海中的一条河流中,成为后世百姓笑谈中的人物。

是非自有后人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世民大笑一声道:“笔来!”

遂提笔疾写,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出现在纸上。

写完丢笔大喊:“痛快!当浮一大白。”

今晚和李世民一样发狂的人还不少,一首好诗词能引起人的共鸣。

这首歌曲的词是明代杨慎被发配云南充军,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看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突发感慨而写下的。

面对这首大气浑然、传诵千古的词,那些经历过时代大潮的人共鸣更为强烈,再加上音乐的渲染,几乎让人癫狂。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一个个名臣或提笔狂书,或狂饮一壶酒,个个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