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庄严威仪,群臣肃立,宦官当众宣读圣旨,表彰越王李泰制作出了温度计,可知天下万物的温度,足以载入史册。
特封其为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
李泰本就被封扬州大都督,又兼领了左武候大将军,现在又得加封,虽然只是个名义上的都督,并不去上任,但足以显出李世民对他的宠爱。
李承乾也在殿中,听到弟弟受封,不知怎的,心中不是滋味。
李泰这几年年年受封,官位越来越高,封赏越来越厚。
可明明他才是太子,为何他还是那样,一点也没有改变。除了上上月行了冠礼,取字为高明,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顶着太子的名号,但没有什么权力,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每日只能读书,还不如李泰这样逍遥自在的好。
如今弟弟做了香水,做出了蒸馏酒,给皇家赚了大钱,深得母亲的宠爱,现在还做出了温度计,一时间名声大噪,而自己似乎还一事无成。
他也希望能做点大事,让父亲高看他一眼,让百姓知道他才是大唐最优秀的人。但何时愿望才能成真呢。
群臣则是羡慕无比,不是羡慕这些封赏,这是皇子才能有的,他们也不敢多想。羡慕的是李泰将因做出温度计而青史留名,这等好事为何没有轮到他们。
那些言官每天怼天怼地怼皇帝,不就为个留名青史,还不如李泰做个实验,就留下大好的名声。
早知道名声可以这样得到,他们就去研究仙人教的东西了,他们自认一肚子墨水,没可能搞不懂仙人传授的东西。这样一想,又期待起下一次广播来。
段纶在一边直乐,他也有赏,协助之功不可没,他偷眼看了下正在奋笔疾书的史官,想着他会如何书写自己。这次实验温度计经历了三番四次的失败,做了很多的改进,每次都是自己亲自去督促工匠打造的,李泰的奏报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次史书是必然有浓重的笔墨书写自己。
如果他可以看到史官所写,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上面只写了“某年月日,越王李泰做出温度计,圣上对其封赏” ,关注点都在李泰得了什么官职上,根本没有提他。
温度计的诞生很快成了长安百姓的热议话题,他们虽然听了广播,知道了温度这回事,但温度计这种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可听不懂,也没想到有人能做出来。
李泰因制作温度计得到封赏的事一下子传遍长安,个个都在聊这事。
“越王做出温度计了,今天圣上封赏给他鄜州大都督,还有……”
“等等,我不想知道越王封了什么官,那是圣上的儿子,他封什么不行。我就想知道温度计的事。”
“仙人说了,做温度计要用水银,水银是有毒的,越王殿下为了做温度计,不惜以身试毒,听说手都被毒到烂了,终于做出了温度计。”
“那,后来这样了?”
“后来,当然是越王把水银封在了温度计里,为我所用。”
“那,温度计量出温度了吗?”
“当然,越王殿下量出沸水是100度,冰水是0度。”
“废话,这个仙人都说过了,说点新鲜的。”
“新鲜的,有。温度计量出人的温度是35度。”
“噢,这还真是新鲜。不过这两天下了雪,天冷了许多,人的温度应该少一点吧。”
“不,这你就不知道了。越王殿下试过了,不管天冷还是暖,不管是冰天雪地的屋外还是暖和的屋里,人的温度量出来都是35度。”
“太神奇了,人的温度竟然一直不变。”
……
温度计的话题一直伴随着长安人,直到腊月十五,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北风呼呼地吹得紧,天寒地冻的日子本该关门闭户,躲在屋里。但为了能听清楚广播,大多数人都打开了窗户,宁可忍受寒风,也不要听得含含糊糊的。甚至有些不怕冷的,直接出到屋外,在廊下烤着火盆,等着听广播。
也许是长安人的热情感动了上天,仙人的广播不负众望地如期而至。
“好仙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糊涂仙。”
张妙声今天心情不错,想耍个宝,差点搞砸。
“九天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给大家听什么歌呢?我想想,还是先说说歌里的故事。”
又说故事了,大家都很开心,有故事听是好事。
不过不少男人心有余悸,想起上次仙人讲了个故事,然后接下来的歌就把全城的女人都弄哭了,让他们束手无策,希望这次不要再来一遭。
“话说有个高僧前往西天拜佛求佛经,路过一个女儿国。此国皆是女人,竟无一男子。此国的国王花容月貌,是全国最美貌的女子,她看中了高僧,欲嫁给他。但高僧有碍于戒律清规,且又执着于拜佛求经,决意斩断情缘,毅然踏上西行之路。接下来的歌曲《女儿情》就是女儿国王唱的。”
男人们都被这个故事惊呆了,世上还有女儿国,最美的女儿国王还以身相许,高僧还竟然拒绝了。
“他是不是傻?”
“他是和尚,要遵守戒律清规。”
“和尚也可以还俗啊。”
“你再说一遍试试。”暴跳的女人揪住了男人的耳朵。
“娘子饶命!”
幸好这时歌声响起,让他逃过一劫。
"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 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
歌声柔美,动人心弦,让人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绝美女人款款情深的样子。
“唉,这个女儿国王还真的多情。”
“就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