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大唐广播站> 第59章 齐关注,张兄哪去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齐关注,张兄哪去了?(1 / 2)

纸在西汉时就已经发明了,但质量差,不能书写。直到东汉蔡伦发明了“蔡侯纸”后,才真正能用于书写。但产量一直很低,到大唐建国已是五百年过去了,纸也仅仅是刚能取代竹简而已,还达不到大量使用的程度。

大唐中能用得起纸的人都是富贵人家,寒门子弟平时都用树枝在地上练字,练好了才舍得在纸上书写。

这就使得大唐的读书人稀少,朝廷要用人却无人可用。

而且大唐的读书人不但少,还集中在五姓七望这几大世家之中。因为他们有生产笔墨纸张的能力,也有印刷书籍的能力,故而能培养出大量的读书人来。

这就导致朝廷里的中低层官员大多出身于世家,这不为李世民的意志所转移,他可以任命自己的亲信为高官,但中低层官员的数量太大,没有那么多人可供他选择,只能从世家子弟中任命。

这就造成朝廷中各世家结党营私的现象,连李世民也无能为力。

他知道要改变这一现象,只有读书人多起来才行,而要读书人多起来,就要解决纸张和书籍稀缺的问题。

如今他手上这张油腻腻的纸给了他希望,既然有人能把这么好的纸用来擦嘴,说明他不缺纸,他肯定有办法大量生产纸,而且是上好的纸。

可是如何找到此人呢?

他思索了许久,没有一点头绪,再拿出一张百骑司密探递交的条子,上面记载的是太子今日的行踪。

“借刀杀人、李代桃僵,好,果真是高人。”李世民抚须赞道。

再往下看,又赞道:“为上者犯了错大可以放心地认错,没有人会处罚你。说得好,此子大才,倒是承乾的良师益友,承乾能交得这个朋友,实在是幸事。”

说罢提笔在条子上写道:“不要干涉太子与此人的来往,继续记录太子行踪,与此人的来往不得遗漏。”

放下笔后才发现夜已晚,到了就寝之时,便往皇后寝宫而去。

刚到寝宫,长孙皇后就迎了上来,面露喜色:“二郎,今日兄长前来,送来一面琉璃镜子给妾身,你来看看。”

说着献宝似的捧出一面镜子,这镜子清晰无比,李世民贵为天子都未曾见过。

“这当真是琉璃所制?”

李世民都不敢相信,用琉璃做的镜子,真是闻所未闻,但可以想象得到,这镜子绝对价值连城。

“你摸摸看,非金非玉,晶莹剔透,定是琉璃无疑。”皇后十分肯定。

“辅机从哪弄到这等宝贝?”

“兄长说是一个外地人拿去西市卖给镜子铺的,他将镜子买下送与我。这镜子据说是华国的巧匠所制。”

“辅机有心了。不过这华国到底在哪里?我从未听说过。”

“我也未曾听说华国这个地方,也许是很远的地方。”

……

李泰赶回府后,马上命人用一个大锅烧水,把蒸馏酒的小锅浸入大锅中,点火烧水。

用这个方法,很快就得到了蒸馏出的酒。

李泰用木勺舀了一点酒,光闻味道就知道这酒比原来的酒要烈。

“张兄的法子果然有用,看来是成了。”他欣喜地喝了一口勺中的酒,噗的一下,一口酒全喷了出来,

他剧烈地咳嗽,被酒呛得眼泪都出来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

“这酒太烈了,没法喝。”李泰缓过来后,自言自语地说。

他又将酒倒到碗里,再加了小半碗水,小心翼翼地试了一口,虽然还是被辣到龇牙咧嘴,但总算是能喝了。

喝完打了个酒嗝:“这酒可真够劲,不知道这是不是最烈的酒,已经是酒精了?”

为了搞清这一点,他又将蒸馏出的酒拿出一半再蒸馏一次。

第二次蒸馏出的酒比之前的酒味更浓了,这次他不敢直接喝了,用手指沾上一点,放在嘴里尝试,果然更烈了。

如此再蒸馏了第三第四次,发现第三次和第四次已没有什么区别。

他在纸上写道:“蒸馏三次可得到最烈的酒,也就是酒精。”

写完后再也支持不住,昏昏睡去。

-------

一辆华丽的马车穿过人流如潮的街道,来到了平康坊的月柳居门口。车上下来一名华服公子,正是李承乾。

今日的早课结束后,他就急不可待来此找张妙声,要约他一起去百味楼听书聊天。

月柳居是青楼,他不敢进去,怕惹人非议,就在门口等着,让侍卫进去找人。

没等一会儿,就听有人喊他:“兄长,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扭头一看,来人是李泰。

“四弟,你又为何来此?”

“兄长,我来找一个朋友。兄长贵为太子,来此烟花之地,难道不用避嫌吗?”

“我又不进去,就在门口等人。”

这时侍卫出来回复说张妙声不在,老鸨说他昨晚没在此留宿。

“不在,他昨天不是说要回月柳居吗?”李承乾道。

李泰插话道:“兄长要等的人莫非是张妙声张公子?”

“正是,你也认识他?”

“是的,昨晚我和他在此一同饮酒。”

“你与他一同饮酒?那就是说他昨天回到月柳居了,怎么又会不在此?”李承乾心存疑惑,吩咐道:“将此地的假母叫出来,我要问问她。”

侍卫领命而去,不多时将老鸨叫出来回话。

“两位殿下。”老鸨见两位皇子面色不善,战战兢兢地回话:“我已许了张公子免费在此食宿一个月,昨晚他也在此用晚膳,但昨晚一阵忙乱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他。”

“昨晚忙乱?所为何事?”

“回殿下,昨晚有两个市井混混混入小店,欲行不轨,被人教训了一顿。我等叫到他俩的惨叫,赶去一看,见他俩倒在院里茅厕前。因出了这等事,才忙乱了一阵,不知张公子何时离席的。”

李承乾还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