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声懊悔不已,当真是帅不过三秒。
实在是太紧张了,想说一个神仙名号,一开口竟是小糊涂仙。
他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唉!
“小主人别着急,他们不知道小糊涂仙是一种酒。”
“对呀,还好还好。”张妙声一听此言,马上就恢复了精神。
小糊涂仙是酒这种事情,大唐人又不知道,那没事了。
但是……
“小绿,你怎么知道小糊涂仙的?”
“哎呀,小主人,我好歹也在这里几十年了,现在的事情多少还是懂一点的。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张妙声刚想追问,目光一瞥,看到墙角的小糊涂仙酒瓶,“这个,我爷爷好酒,有事没事喝上两杯。我也只是偶尔喝一点,哈哈。”
赶紧转移话题。
“虽然大唐人不知道小糊涂仙是一种酒,但是糊涂的神仙也太low了。”
张妙声想了想,还是要圆一下。
在大唐人的认识中,天上的神仙不是什么天尊,就是某某星君,连张角都号称受南华老仙传授,自号太平道人。
这小糊涂仙是什么名号?
好多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仙人名号前加个小字,可以认为是自谦。但糊涂又不是什么好词,仙人怎么会起这种名号,肯定是听错了。
难道是“胡图”?胡人那边的仙人?要么是“虎突”?这个听起来比较威风,有可能。
喝过墨水的人不停地脑补,疯狂地在脑海中搜索着各种谐音的文字,试图给小糊涂仙这个名号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不识丁的人只是茫然中,迷惑不解。
“阿娘,糊涂不是傻吗?为什么天上的神仙是糊涂的?”
一个小女孩闪着无邪的大眼睛问道。
“别乱说!”妇人吓得赶紧捂住她的嘴巴,“童言无忌,请仙人恕罪,请仙人恕罪。”
就在大家胡猜乱想之时,天上又传来了声音。
“本仙以糊涂入道,故名小糊涂仙。
有道是,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糊涂,不是装疯卖傻,而是装聋作哑;
糊涂,不是愚笨无知,而是看透不言;
糊涂,不是胆小懦弱,而是不予计较;
糊涂,不是智商残缺,而是心胸开阔。
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呀。”
我的妈呀,总算圆回来了。
李世民恍然大悟:“原来糊涂也是大道。”
长孙无忌:“不愧是神仙。”
程咬金:“我平时就挺糊涂的,看来我能成仙。”
魏征:“滚,你那是装糊涂。”
公主眼中冒着星星:“原来糊涂有这么多名堂。”
绿娥咽下一口点心:“糊涂好,糊涂有的吃。”
平乐坊一位大娘乐得合不拢嘴:“我那小儿子就挺糊涂的,看来将来能成仙。”。
街坊:“你儿子那是傻。”
好不容易圆了过来,张妙声赶紧进入下一步,把这事揭过。
“三千世界,无穷无尽,九天广播只对一个地区播放,有缘人才能听到。尔等能收听到九天的广播,实属天大的造化。”
李世民泪流满面,终于得到上天的认可了,不然天下之大,从古至今,为何只有长安听到了九天的广播。
这回还有谁敢说他得位不正。
君臣权贵、长安百姓,无不拜谢上天。
张妙声不知道听众是何反应,略微停顿一下,给听众一些时间,便继续广播。
“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刚才一曲《神仙谣》,道尽成仙不易,凡世艰难。”
“下面播放的是评书《三国演义》。评书就是讲故事,《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魏蜀吴争霸之事。既然是演义,故事就不会完全和史实相同,里面有虚构的故事,但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若有人能参透其中道理,自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国中有忠义,三国中有谋略,我既丰富了长安百姓的文化生活,又可以让他们学会其中道理。
张妙声感觉自己的节目安排十分赞。
他点击播放后,说书人的声音响起。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长安人哪听说过评书啊,这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
以前最多就是听着老人家讲故事,像什么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之类的,短短的一个故事,一下子就讲完了,不过瘾。
哪像评书这种大长篇,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紧张刺激的情节,说书人还会控制听众的情绪,让听众欲罢不能。
大家听着评书,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情绪紧张,听到高潮时,满城欢呼声。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被说书人娓娓道来,说得听众们心驰神往。
大唐离三国时代已过去三百多年,百姓中没几个人知道刘关张三人,只有那些读史书的人略知一二。
经说书人这么一讲,一下子就让百姓都记住了。
三人意气相投,言行相依,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正对大唐人脾气。
张飞鞭打督邮让听众无比解气,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听故事也这么爽。
而听到吕布背信弃义,投奔董卓时,听众们骂声一片。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三回书听完,请听下回分解之后再无声音,人们便知道今天的故事讲完了,一时间怅然若失,从此多了一种情绪叫“催更”。
碧云阁里,绿娥一边吃着小点心一边听着三国,别提多过瘾了。连原来不想吃点心的公主也加入进来,边吃边听。
待到三国讲完,两人都叹了口气,觉得不过瘾。
“还是故事好听,可惜这么快就完了。”绿娥嘀咕着。
“已经讲很久了,都讲了一个时辰。时候不早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别的。”公主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