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元二年转瞬即逝。
吴氏商行与李氏商行先后在交易所休市前集中挂牌了高达六百万贯的各类债券。
大唐的债券市场在寒冷的腊月因为这些债券变得火热无比。
过完年,大唐的新税率就要执行,数不清的商人都想用债券来避税,毕竟债券的交易印花税比起需要增交的税款,实在是不值一提。
大过年的,天元二年的年底大朝会没有举行,而是由马周、房玄龄和韦挺三人在电台直播汇报,直播结束,三人就分头去了河北道、丝路道和江南道搞慰问。
王玄策在鸿胪寺主持了各国使者的招待会,唐俭则是去了幽州,与室韦的几个部族头人谈判。
各部也只是开了个内部总结会议,然后就放假了。
这么说也不对,因为礼部和御史台并没有放假。
礼部派人,到各地的英灵庙与当地的府衙、百姓一起祭奠先辈。
祭奠结束之后,礼部和御史台的官员还要巡视各地的年节庆祝活动。
朝廷命令禁止各地的庆祝活动不能铺张浪费。
大唐富裕了,但是朝廷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
毕竟大唐还有一些人的生活水平不高,还不到歌舞升平的时候。
李承乾夫妻摆驾东北三道,慰问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百姓和军人。
李世民和长孙皇太后去了高原道搞慰问。
李渊也闲不住,亲自回成纪老家祭祖去了。
吴正义也早早的回了琼崖侯府。
长安城中,有点份量的人只剩下三省的三巨头,其他的勋贵、部阁长官都放了长假,年假加上皇帝特许,最长可以请假两个月。
难得放长假,不少人直接回老家去过年了。
留在长安的头面人物也收到了唐王和秦王的冬猎邀请,组团进了秦岭猎场。
长安留守的唯二没有外出的大佬是李孝恭和苏定方,两人负责长安的防卫。
没了那些权贵在,长安东市的高端店铺生意有些清淡,西市却热闹依旧。
长安城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便到了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朝廷和地方府衙恢复办公,银行、市舶司、邮驿司、交易所恢复运营。
人们还没有从新年的热闹气氛中完全走出,交易所已经被各地的大商人挤爆了。
皇帝要筹资建设大唐关中学院,一开年便把内帑持有的四十万贯债券挂牌出售,交易价格只是加了一年的利息。
这么优质的理财产品对想要避开新税率的大商人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债券一挂牌便被抢购一空。
初七,国侯府和卢国公府、卫国公府、平阳公主府、鄂国公府等二十八家府邸以各种理由挂牌出售手中的债券,总量超过六十万贯。
这批债券依然是被一扫而空。
初八,市舶司发布公告,向民间募集总计一百六十万贯的资金,用于修建天竺、大食和东海郡等地的海港,并建造新的远洋海船。
市舶司是大唐最赚钱的部门,也是最不缺钱的部门,它发债券,只能说明海贸的需求激增。
这下子,手里有些闲钱的人都坐不住了。
不过市舶司发布的都是千贯起步的大面额债券,能入场的只有那些大商人。
那些小有家资的人直接被排除在这次的盛宴之外,意见颇大。
不过没等几天,一向不缺钱的邮驿司传出业务分割的消息。
大唐的邮驿业务将分为三部分。
信件包裹投递和电报通讯业务打包出售给邮驿司,邮驿司将不再经营同舟客栈及其相关业务。
同舟客栈和附属邮驿司的商铺经营业务分离出来,成立单独运营的大唐皇家连锁商业集团,股东为李氏商行和吴氏商行。
邮驿司下属的航空业务分割出来,成立大唐第二航空集团,隶属三省直接管辖。
三部分业务分割之后要自负盈亏。
失去商业综合体支持,邮驿司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不得不向民间募集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转。
邮驿司一下子从肥的流油的香饽饽变成了多投入少产出的烫手山芋。
债券市场并不看好邮驿司发行的债券。
不过当吴氏商行和三大建设集团开始大量吃进邮驿司的债券之后,民间资本便跟进来。
五十万贯的小面额债券对大商人的吸引力不大,因为单笔交易的印花税也不少,还不如选择其他债券。
这下子,那些小有身价的人也扑进了债券市场。
正月初十,贞观报的经济板块公布消息:
大唐即将发行新的债券品种——海外开发债券。
新债券的资金募集主体是东海海外雇佣军团和天竺海外雇佣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