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贞观二十三年。
三位公主大婚带来的喜庆从长安散去,大唐的一切又回归平静。
吴正义从宅男模式转变成居家好男人模式,每天只有半天时间办公,其他时间都和老婆们在一起,吴忧和吴闵因此受益匪浅,狠狠地享受了一波老爹亲自下厨做饭的福利。
闲暇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去各地游览一番。
吴焕想要搬回来住,被吴正义以影响家庭和睦的虎狼之词劝退,继续面对叔祖的木头脸和两个小尾巴的骚扰。
吴靖吴姝在蓝田乐不思蜀。
用小青的话说就是两个小王八蛋出门就忘了娘,属于白眼狼预备役。
吴宣在东北待了一段时间,进步不小,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给李德桨当了伴郎。
高阳和李德桨的婚礼上,被灌的迷迷糊糊的吴宣和魏征的孙女擦出来一点火花,惹得魏征老大的不高兴。
吴正义考虑到未来有可能和魏黑子成为亲家,忍住了在他身上再开几个窟窿的冲动。
年底大朝会上,杜如晦正式宣布退休,和老妻搬到崖州定居。
同时宣布退休的还有李靖、李绩、魏征、虞世南、执失思力、刘弘基、李大亮、戴胄、孔颖达、秦琼、尉迟恭、长孙顺德等一大批老臣子。
正值壮年的侯君集被李世民强制退休,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李泰。
与他一起被强制退休的还有薛万彻和张亮等军方将领。
朝廷各部阁的长官来了一个大换血。
除了房玄龄担任中书令继续统领三省,唐俭继续任鸿胪寺卿,六部九寺的大佬基本换了个遍。
刘席任尚书右仆射。
韦挺任尚书左仆射。
上官仪任御史大夫。
许敬宗官升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
程咬金、胡雄、李道宗任兵部尚书。
蜀王李恪出任民部尚书。
阎立本从匠作监大匠破格擢升工部尚书。
令狐德棻调任吏部尚书、兼任门下省侍中。
段志玄辞去军职,上任刑部尚书。
李孝恭重掌礼部,任礼部尚书。
太子侍读李德蹇多年媳妇熬成婆,擢升司农寺卿。
颜师古拜太常卿。
狄知逊以州长史位越迁大理寺卿。
邮驿司总管由杜构接任。
市舶司总管由长孙冲接任。
李佑退出归化司,调任市舶司护卫队总指挥。
朝中少了一批老臣,多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官员。
这次的部阁长官调整既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之所以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武德朝和贞观朝初期的那些官员已经老去,朝廷需要一批青壮官员来接替老臣子的位置。
大唐解决了北方最大的敌人,是时候进入战后的恢复期,此时做人事调整正是时候。
说这次的人事调整在意料之外有两个原因。
一是调整的幅度太大,三省六部九寺的长官几乎换了一遍,如此大范围的人员调整上一次还是在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初步掌握朝廷权力,冒险进行大范围人员调整还可以理解,但是现在的朝局稳定,为何还要冒险?
二是启用的年轻官员比例太高了。
除了房玄龄、李孝恭、李道宗、唐俭、刘席、韦挺、颜师古、许敬宗、令狐德棻等贞观朝的老臣,各部阁新增的强力官员普遍只有三十多岁,一些副手职位更是出现很多刚刚二十多岁的人,这些年轻人真的能胜任他们的职责吗?
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不少,希望皇帝暂缓执行这些人员调整。
不过李世民像是铁了心,凭借着其自身的威望执行了调整计划。
朝廷因此混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等新上任的官员理顺了手头上的事情,朝廷才恢复正常的运转。
吴正义虽然没有直接问过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结合李承乾长期监国的事情,他也能猜到个大概。
李世民这是怕自己突然不行了,提前在给李承乾铺路。
朝堂上、军队中的刺头和强力人物被排除到朝堂和军队之外,李承乾继位之后的压力要小很多。
吴正义先去了一趟安南,又回到琼州。
安排好这些,他便不再离开琼崖侯府。
静静的等着李世民的到来。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底,李世民明发旨意,再次册封李象为皇太孙,并宣布巡视大唐南方各道,留下太子监国,并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太子。
跟随南巡的人员名单中包括皇后、贵妃、魏王李泰、蜀王李恪等皇族直系三代的所有成员,还包括所有未离开长安的退休老臣。
说是巡视南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