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时间来到贞观三年。
年后的琼崖变得异常忙碌。
先是两千多人被召集到了琼州城外的一处滩涂,一台巨大的打井机树立起来。
打井机日夜不停的运转了将近一个月,然后被拆掉装船,运往南洋。
这支队伍是吴正义组织的钻探队,他们的任务是在婆罗洲打出几口油井来。
关中也有一支同样规模的钻探队抵达了延州地区进行石油钻探。
吴正义手里的内燃机械越来越多,秦朗能提供的油料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机械的全力运转,吴正义必须尽快在大唐炼出油料来。
为了保证尽快出油,吴正义亲自跑到南北两个油田去做测量,即便是拥有后世油井的准确位置,也不能保证一下就打出油来。
没办法,千年相隔,地形地貌和人文记录上都有不小的误差,尤其是婆罗洲油田,延州油田至少有几百年的开采记录,婆罗洲那里则是一直到一千多年后才发现油田存在,信息再详细也没多大用,只能画出个大致范围一块地一块地的试。
秦朗发财之后,关系网也拓展了很多,一口气给吴正义搞来了六套钻探设备和两个小炼油厂的设备,吴正义因为这个,时隔一年再次回到关中。
他的突然归来让士族提心吊胆,不过吴正义不是冲着他们去的,匆匆见过舅舅和表哥,就带着人和设备去了延州,等找到第一个出油点便返回了琼州。
吴正义在大唐勘探石油不用考虑经济效益,培养好技术人员之后就是全力投入。
四月时,两个油田先后出油,大唐的油料紧缺状况很快得到缓解,秦朗那边也不用再冒险给吴正义送油料。
石油开采出来,石蜡、油墨凡士林等副产品的生产自然要提上日程。
在婆罗洲和延州建立化工厂显然不现实,无奈之下,吴正义只好把工厂建在崖州和武功新城,四百多名技工被调到两地。
远距离原油运输也是个问题。
陆地上可以用油罐车运输,海上呢?
只能把油罐安装到货船上,一船一船往崖州运,效率相当的低。
吴正义有想过直接让秦朗给自己送几条运油船过来,无奈他在海上试着打开时空通道,却是失败了。
而且运油船那样的大家伙太显眼了,很容易把秦朗给暴露了。
没办法,吴正义只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秦朗提供的材料和设备自己建造运油船。
既然是远距离运送原油,船就不能小,因为这个原因,吴正义又对琼州的造船厂进行了升级,不但要造运油船,还要造蒸汽与风力结合的机帆船。
如果顺利的话,未来几年,大唐的造船技术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月中旬的时候,那些从美洲带回来的作物相继成熟。
吴正义将秦朗给自己的资料整理好,交给科研所的人进行选育培养。
那些后世闻名的高产作物现在大部分还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想要发挥它们爆人口的作用至少还要等几年时间。
不过也有几样作物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推广价值。
一是木薯。
这种作物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那种惊人的产量,但是单产也甩出了传统五谷好几条街,可以当作是岭南地区粮食产量的一个增长点,顺带还能带起一批相关的生产企业。
二是辣椒。
不管产量如何,作为一种调味料,它的作用毋庸置疑,陇右、岭南、山南和蜀中都需要这种火辣的东西来增强当地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三是花生和向日葵。
它们是很好的油料作物,大唐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种植,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可以大幅度增加大唐食用油的产量。
再有就是玉米。
此时的玉米籽粒很少,当做粮食种有些得不偿失,但是玉米秸秆却是好东西,可以作成上好的青储饲料,关键是不求籽粒产量的话,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可谓极低,几乎到处都能种植。
如果在河北道、陇右建立种植基地,大唐的牛羊数量可以快速增加。
仔细想想,岭南的很多地方土地条件差,但是温度和降水足够,推广玉米种植,岭南完全可以养殖更多牲畜。
有粮吃、有油吃,还有肉吃。
试问一下岭南的那些山民要是都能吃饱穿暖还会动不动就发动叛乱吗?
说做就做。
吴正义一面下令大面积培养几种作物的种子,一面与李世民沟通。
李世民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唯独对木薯情有独钟。
无他。
在李世民的认知里,木薯是粮食,有了高产粮食,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
吴正义没有义务提醒他经济作物的重要性,既然他没兴趣,那琼崖侯府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