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哨站为中心,向着周边辐射展开“采集”狩猎的行动,稳步推进着,五天时间很快就过去。
一只又一只新生巢龙,从前哨站的地下孵化而出。
械龙飞龙渊龙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而在这群巢龙之中,最为显然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便是一群体长四米左右的龙类。
恐爪龙.....不,现在的种类名字是【平衡恐爪渊龙】。
尽管相对于那些体长已经接近五六米的成熟渊龙来说,它们在体型上并不占据优势。
但是,它们以长毛尾爪蛇蜥为目标,定向趋同演化而来的一些特化结构,在战斗力上,或许更为凶悍。
因为双足姿态的缘故,在它们尽量挺直头首的情况下,它们的体高甚至能接近体长的3/4,有差不多三米的高度。
它们具备的生命力——这类在攻击效能上接近地行的血能,能让敌人流血不止的杀伤手段,让它们成为了无甲猎物的噩梦。
或许是因为孵化环境的影响,人工演化之后,它们全身上下的毛发状羽毛,变得更多了,而且,同样向着接近企鹅,接近沼龙那般的鳞状羽方向发展,只不过,不同的是,在外层鳞状羽下,还生长着一层近似绒羽的结构。
远远看上去,它们那棕灰色的体表,甚至看不出是长着毛发羽毛,而像是披着一身鳞片。
在它的身后,那条长长的尾巴末端,同样生着尾爪,除了平衡运动姿态之外,本身也具备抓握撕裂的能力。
当然,最突出的,还是它们那一对粗壮有力的大爪子。
现在的渊龙,当然不用像当初没有足够成熟的模式种那样,需要一个个先演化出镰刀龙那般的长爪,再通过第二次演化,补足因为指节短小缺乏肌肉用力不足的缺陷,现在可以直接在图鉴里选择最成熟姿态的模式种作为参照来趋同演化。
但是,恐爪龙并没有走这条路——因为不同。
原本的渊龙主要是以强大力量为主,一开始也有地行打算把自身前肢演化为翼爪结构的想法影响,同时也因为是作为工程部队,作为土木建设部队的原因。
而确认了那些长毛尾爪蜥蛇的进攻方式,地行选择了让恐爪龙走地面、地下快速突击的攻击路线——
尽管记忆中“迅勐龙”从学术命名层面上已经跑到了美颌龙名下,但同样作为“迅勐龙”原型的恐爪龙,多少也带有地行的一些习惯使然才走向了这个方向。
地面、地下快速突击。
它们本身或许并不需要太特化挖掘能力,只需要能够沿着地下通路快速行进,向目标发起突袭就可以。
说起来,地行打算给羽飞龙演化的“毒牙:元素化生命力”,似乎也比较适合地下这类狭窄空间中使用?
就是容易波及友军这点比较难办。
不过,相对于恐爪龙,羽飞龙们的演化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以那颗能够通过主动技能,将生命力以元素的形式模拟外放的毒牙,并不顺利。
并不是生命力转化为元素的过程不顺利,而是一些羽飞龙演化出了让身体内的所有生命力都常态元素化的标签。
它们的恢复能力极大地下降了。
一旦受伤,就需要以比起其他巢龙更久的恢复时间。
而且,绝大多数演化了这个标签的羽飞龙,都有生命力常态元素化的趋势。
尽管,这种演化方向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剧毒身躯。
它们的生命力充斥在身体的每个部分,无论是羽毛还是其他血肉。
通过近身攻击来攻击它们的敌人,大都会遭殃,都会因为体内生命力被它们的生命力“融入”而导致异常紊乱,从而变得虚弱。
地行目前还不确定这种以恢复力换取另类防御的方式是好还是坏,只能暂且放下不做评估。
不过,还好,有几只羽飞龙,并未走上这条演化方向。
它们“成功”地,只在部分区域形成了这类转换器官。
一只是在喙嘴间的牙齿上,一只是在翼手上,不过代价是从翅翼释放风元素的能力变弱了。
最特殊的一只,是在气囊内部——
它们能够从气囊内部进行转换,储存大量的元素化生命力再进行释放。
地行很看好这一只,因为这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
不只是不需要实时转换喷吐,还有就是它能够具备比起其他羽飞龙更多的生命力。
但地行还是选择了在牙齿上特化的那一只,作为自己演化这一特化结构的模本。
除了羽飞龙和恐爪渊龙之外,最为特殊的,大概就是鳞翅龙了。
地行的目光,扫向了前哨站之外,位于地行视野边缘位置的一棵棵大树上。
在这些大树的树干之内、或者树皮之上,一只只身体上覆盖着树皮般纹路的鳞甲的巢龙,其生命力在自身和树木之间流通着。
在地行血能波动的视角下,这些生命力之间的流通,也无疑是一种“神奇”的状况。
地行成功地让鳞翅龙趋同演化出了寄叶树蛾的能力。
一个让地行命名为【生命力同化】的标签。
能够直接吸取树木的营养,甚至自身都能够作为外置大脑,替树木进行决策行为,控制这些树木进行生长发育或停止发育。
如果一般情况下,大概会认为这是寄生。
但是,因为鳞翅龙们的生命力,比起这些树木自身要强大,能够支撑它们在冬天生长,反而成为了它们的优势?
问,这是寄生还是共生?
有了这些鳞翅龙的辅助,不仅仅是冬天的食物问题,他甚至可以做到不需要砍倒树木,直接传递命令,让鳞翅龙们控制树木生长,来建设龙巢。
这或许是地行目前最大的收获——
粮食得到解决,后顾之忧消失了不少,地行自身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