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兼职渔夫> 第197章:近海的鱼都去哪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近海的鱼都去哪了?(1 / 2)

“鲍鱼珠?很稀有的吧!”彩织小心的捧着。

“也不算特别稀有,就是形状颜色好看的比较少。

过两天我找珠宝店的老师傅估个价。应该值不少钱~嘿嘿!”

余洋得意的和彩织讲一下潜水捞海螺和鲍鱼的过程。

“要注意安全~你就是我的全部!”彩织姑娘站起来,投入余洋怀里,仰头索吻。

鲍鱼煲鸡汤实在是太补了,连怀孕嗜睡的彩织的出现亢奋的状态,更不要说余洋,只有禾花脸上红晕的安然入睡。

身体燥热难耐,余洋只好交彩织姑娘打坐冥想的方法,用来摒除身体的欲望;自己就跑上顶楼开始冥想锻炼。

在楼顶抛了一晚上的雾水,清晨四点多,余洋就下楼收拾潜水渔猎套装装进冰鲜箱,又带上活水箱加渔具包,给两女留个信息,就直接出门。

快速在码头市场补充好窝料、南极虾和小鱿鱼。

这次出海虾笼就没带,主要以找大鲍鱼和钓鱼为主。

昨天找了一片地方都没发现龙虾的踪迹,最后的鸡鸭内脏都丢到海里喂鱼了。

清晨的雾气还没消散,余洋已经来到了发现大鲍鱼的海域。

站起来张望一下四周,发现没有渔船存在,直接开始脱衣服换上潜水渔猎服。

给浮球充好气,绑在在钓鱼艇上,就开始做热身运动。

热身五分钟,穿上脚蹼、带上面镜,腰后绑扎好匕首套,拿着防水手电筒就翻身掉进海里。

在海面上咬着呼吸管调整一下呼吸和心跳频率,一个猛子就扎入海里,在脚蹼的作用下,潜游的速度变快许多。

早晨的海底还是有点昏暗,基本看不了多远,海水还冰冰凉。

发动精神感知,确定好昨天撬鲍鱼的位置,就潜游过去。

周边不少小鱼仔在四散逃窜,期间还有两条四五斤重的,想在余洋面前挑衅。

拿手电筒照了过去,发现是两条大厚唇,余洋就不再管它,快速拿手电筒在礁石上查看类似鲍鱼模样的东西。

“嘿~还真有大的~一个~两个!”

在原来大鲍鱼的周边,和礁石颜色差不多的两个大鲍鱼还是让余洋发现了。

咕噜~咕噜~

气有点闷,收回准备抽匕首的手,匀速往上浮。

“呼~”

上浮到海面,拉紧腰后绑着的救生绳,把浮球拉过来,趴浮着调整呼吸。

刚才有点贪心,差点气不够换,憋的有点伤了,头晕目眩。

调整了五分钟,感觉精神头好了不少,直接往鲍鱼的那块礁石潜游下去。

“嘿嘿~最少都有一斤半斤。”

用匕首小心翼翼的将礁石给切刮下来。

抓着一个大鲍鱼,余洋就快速上浮。

鲍鱼的吸附性实在是太强,用手想把巴掌这么大的鲍鱼从礁石上拽下来,基本是不太可能,再加上还是在海里,无法借力。

余洋只好贴着礁石小心的切刮,慢慢的把鲍鱼给掰下来。

哗啦~

“呼~”

吐掉嘴里咬着的呼吸管,余洋长呼吸几下,把呼吸调整过来,拉着浮球绳往钓鱼艇游去。

把鲍鱼放进船舱,翻身上船,解下面镜,抓起鲍鱼发动精神感知穿透鲍鱼的肉唇。

“嗯~?没有~”

足足过了五分钟,余洋终于接受现实。

并不是鲍鱼个头大就一定会有鲍鱼珠。

这只大耳鲍比产虎牙珠的那个小上一点,但也已经属于大家伙了。

余洋成人的巴掌都差点抓不住,鲍壳成耳朵形状,长度和手掌这么长,宽度有大半个手掌宽。

比码头上卖的养殖黄金鲍还大。

市场上卖的养殖黄金鲍鱼,个头都有两斤多,卖四百多块一斤。

余洋这个是比较少见的耳鲍,产于西太平洋、南海,其中西沙群岛产出比较多。

看着这个表面分布褐色和暗绿色斑纹的大鲍鱼,余洋深呼吸几下,把它丢进活水箱,带上面镜,继续下潜。

结果现实还是很打脸到,找了几圈,就发现两个大家伙,别的地方零星的附着一些小耳鲍,个头都非常小。

浮出海面,发现远处已经有渔船在作业,余洋直接翻身上船,快速脱掉潜水渔猎服。

用桶装矿泉水简单清洗干净海腥味,换上钓鱼服,就启动钓鱼艇离开这个鲍鱼点。

底下还是有不少小鲍鱼,收获三个大个头鲍鱼的余洋也是心满意足了。

等过几年再来潜游下去,又有大家伙可以收割。

鲍鱼的头数并不是指一斤有几个,所谓“头”指的是一司马斤(约0.6公斤)里有大小均匀的鲍鱼有多少只。

“司马斤”最早是香港那边的计量单位,一开始是用于计量贵重金属。

可能由于鲍鱼当时比较贵,也算是名贵的东西所以使用同样的计量单位!

如2头、3头、5头、10头、20头等,头数越少意味着鲍鱼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贵,因此也有“有钱难买2头鲍”之说。1头、2头的鲍鱼属极品,已很难见到。

在众多鲍鱼中以日本网鲍头数最少,吉品次之,禾麻体积最小,头数也最多。

像余洋这两个一斤多的耳鲍可以说是非常罕见,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开游艇离开鲍鱼点,天空早已大亮,潜水找鲍鱼消耗体力特别快,找了个远离别的渔船的地方,余洋就开始吃起面包恢复体力。

用精神仔细感知一下两只大鲍鱼体内的情况,余洋彻底心死。

掏出玉溪点上一根,就撕开窝料袋,开始调制窝料。

组装鱼竿,把玉坠放到铁坠里,挂在主线上,丢进海里测试海水深度和海里的鱼情。

钓鱼艇慢慢的开着,余洋抓住鱼竿,一边驾驶钓鱼艇,一边开始感知海里的情景,寻找鱼货多的钓点。

“大喜必有大悲么?”

溜了十几分钟,愣是没遇见像样的鱼群。

偶尔碰上一两条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