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织姑娘帮余洋度量完尺寸就坐在茶桌边拿手机和店家沟通。
“你想买手表吗?我有啊!而且还是军工出品。”
禾花端了杯茶过来给余洋,发现手机频幕里都是手表的商品图片。
“军工出品~能防水吗,潜水用的行不行。”听禾花这么一说,余洋也是眼前一亮。
“部队流出来的东西肯定可以的,功能还多。不过~”禾花就不说了~拉长一下话音。
“咳咳~喝茶喝茶!”
余洋也不去接她的话茬,拿起杯子慢慢的品了起来,时不时吃哈一下。
搞的禾花都无语了。
“我话说一半,你不应该很好奇吗?”禾花心里蛮是不爽的看着余洋在那里装模作样的喝茶。
“帮我也画几张画,我就送一块军工手表给你,而且还是全新的。”
“一张!”
“三张!”
“好东西一张就够了,彩织就一张,我用心点帮你画。”
“行!”
听余洋这么保证,禾花顿时笑了开来。
拍摄和绘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拍摄没有给人幻想和动魄人心的感觉。
想想古代的画作,能流传下来的名画都是被各个收藏家给藏了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自己慢慢品鉴。
这是现代摄影赋予不了的那种想象空间。
“你是想现在要画呢,还是等我捕捉到自然一点的画面再画。”余洋进去把会画本和油画架都给拿来出来。
“额~你这人真是讨厌。就不能多画一张吗,每样一张。
我帮你拍摄婚纱照了呀!你得帮回来。”
看着余洋拿出来的绘画工具,禾花小姐姐的纠结极了。
“也可以!不过画油画的这个得缓一些时间,这个得慢慢来。”
原本就是拿出来装装样子,结果被讹上了,还不好拒绝。
“行了。你让让挡住我吹风了。”
屋外雨涟涟,天空中,乌云密布。
“看来今天雨是不会停了。”
“嗯!”
下雨的悠闲时光是真的非常不错。
但就是下暴雨城市被淹了,公司老板照样要你上班。
下午四点多,网购的折叠龙虾笼就被冒雨送货的快递小哥给送来了。
拆包出来组装起来,发现效果还不错。
长180、宽160、高170,一个笼子356,可以拆叠起来,搭配100米的尼龙绳和两个小浮标。
彩织和禾花都在旁边看着余洋在摆弄笼子,一脸的求知欲。
“用来钓龙虾的~钓上来多几只,让你带回去一点,快去做饭。”把好奇宝宝的禾花赶走,再拆开来,折叠收拾一下,就完全不占地方了。
“没啥问题的,钓鱼之余放个虾笼,赚点外快。”余洋认真的和彩织姑娘解释一下。
“嗯!”
傍晚的雨慢慢的停了下来,吹过来的海风带着清凉的味道。
“这个石斑鱼炖番茄是真好吃。”余洋赞扬一下彩织的厨艺。
“嗯~下次有一两斤左右的石斑鱼可以留下一两条,再给你做点。”
“多留一条,我带回去给爷爷吃点。”
禾花在一旁补充。
“嗯~知道了。”余洋白了一眼在自己家当假保姆的禾花。
第二天清晨天气果然晴朗起来,海风也不急,合适出海钓鱼。
五点半起来起来冥想了半个小时,跑步半个小时,洗漱一番,就煮早餐。
“诶~就当养了两只小母猪。”
到了七点半,两女都没起床吃早餐,余洋只好安排狗子留在家,就带着钓箱渔具和龙虾笼,开车赶往码头市场。
南极虾、窝料、小鱿鱼、鸡鸭内脏,都买了一些。
“喂~洋子到了没!今天去哪里钓鱼。”
刚刚把车开进小渔村,就收到二炮两人的电话。
“到了~等一会。”
打电话找来加油的,把钓鱼艇加满油,三人两艘船就开离码头。
二炮这家伙整天窝在家里,没想到开起小船还挺六,加满油门,就差点飞了起来。
把三牛吓得直接起来过去就是暴打一顿。
“你们小心点,今天涌浪还有点大,别下海打窝了。”余洋慢慢靠近,对着两个在那打闹的基佬喊了一声。
今天的目的地是野海湾,钓鱼加下笼。
“等等~你们离我远一点。我靠~还有这里海水不是特别深,小心你们的流刺网。”
看着二炮在不远处准备下网和下排钩,余洋刚忙喊住。
“我靠~差点忘记你们装备有这么生猛了。
我在这里钓鱼~你们下排钩和下网的离远一点。
不然还钓个毛呀。”
“咳咳~我们往那边开远一些。”三牛有点不好意思的干咳一声。
看着二人离开一海里的多的距离,余洋才开始调窝料,组装鱼竿。
放玉坠下去感知了一番,发现没大货,启动钓鱼艇更换一段距离,继续下竿感知海里的鱼获。
“嘿~有了!”
终于在海底礁石夹缝发现了龙虾的踪迹,旁边还有两条两三斤的鱼获。
收线上来挂上小鱿鱼丢下去,又打了四五勺窝料下去引诱礁石夹缝里的大鱼出来抢饵。
效果非常不错,一两指宽的小鱼仔在疯狂抢食沉落海里的小南极虾和窝料。
这种抢饵的激烈角逐,把躲礁石里的两条大货给引了出来。
余洋赶忙低频率抽动鱼竿,让底下的小鱿鱼形成受伤挣扎的模样。
嗤嗤嗤~
小鱼仔的疯狂抢食,也钩了了大货的食欲,看到捶死挣扎的小鱿鱼,张口大口就上去一口吞。
结果就被余洋给抽竿刺穿鱼嘴。
吱吱吱~
为了不影响另外一条大货的紧张,余洋算是发挥了单身二十多年的手速。
一分钟不用,一条两斤多点的小青斑给飞了上来。
“嘿嘿~小青斑。不错不错。”
快速取下鱼钩,把鱼丢进活水箱,启动增氧机,继续挂饵下竿。
“嘿嘿~还在,好伙伴就要整整齐齐的。”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