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南宋:我,岳飞之子!反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一样的大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一样的大儒(1 / 2)

“陛下,朱松发来请示,请陛下给盐城特区的新城赐名。”汴京城皇宫的国务殿中,于少秋对岳云恭敬说道。

岳云对此早就想过,立刻说道:“就叫镇海城吧!以后类似于这样的城池,便从军团的名字命名。”

“至于朱松也别是知州了,就叫城主,官品堪比知州。”

于少秋当即说道:“老臣遵旨,立刻安排人八百里加急,将陛下旨意送往镇海城。”

岳云想起一事,问道:“关于镇海城第一届商贸会的事情,你们国务府商事部和镇海城朱松他们一起拿的方案,朕也看了,是按照朕的想法和意思去计划部署的,但此事意义深远而重大,朕想了一下,还是要亲自去一趟镇海城的。”

众臣一听,立刻就急了,于少秋、万俟楔等人当即就要劝阻。

岳云却不等他们发话,便摆了摆手,斩钉截铁的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不用再议。”

“国事有国务府和内阁处理,军队的事情有军务府处理,若有需要朕审定的事情,让快马送到镇海城就是。”

比起宋国皇帝赵眘说话、决定经常被人打断、质疑和说教,岳云在武国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本就是武将出身,又有绝世凶人的赫赫事迹,那威势更不用说了,

所以,众臣见自家皇帝如此说,即使是于少秋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

………

盐城旁边的水泥工坊和砖瓦工坊建好之后,近一年时间,那十几个大烟囱往外排烟就没有停止过,彻夜不停的一袋袋水泥和一车车红砖从作坊里面被运出来,送往镇海特区,用来建镇海新城。

这里所说的建城不是修建城墙,而是从平地上直接修建一座城市。

岳云从来都没有想过生态环保的问题。

在这个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代,距离人人温饱还差了十万八千里的时代,他若矫情的考虑环保的问题,他觉得别人会将他看成是天下间最大的傻子。

在这个乱世之中,人们最在乎的绝不会是空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之类的东西,而是粮食、土地、家园和安全!

近一年前,岳云和朱熹将盐场煮盐晒盐的工序进行了优化,特别是重新研制了相关的工具用品,大大节省了人工、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从而让大半盐工和盐奴没有了用武之地,岳云当时便让人安排一些大匠,对这些人进行了训练,将他们培养成了瓦匠、泥匠、砖匠。

所以,用红砖和水泥修建这座镇海城的就是当时转职为工匠的那数万盐工和盐奴。

这数万人本就是天下间最能吃苦的那类人,用红砖和水泥盖房子、修路这种事情被他们熟练掌握之后,他们就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了天下间最优秀的泥瓦工。

近一年前,岳云从双头岛回来之后,亲自带着朱松等人精心设计了这座镇海城。

当时岳云提出的很多新奇的设计,朱松等人其实是不太明白的,但如今随着城池的建成,他们只剩下惊叹和感慨。

特别是岳云后续让格物研究院研制的一些新玩意也加入到了镇海城的建设之中,更是让这座城池在这个时代人们眼中成了梦幻般的存在。

当然,这座城池与后世现代化城池相比,还差远了。

建筑风格和城内越来越多的商铺、店铺也和这年头大同小异。

官府衙门,赌场、青院、酒楼、茶楼等等,也是一应俱全的。

镇海城修建好没多久,便已经有三十多万人搬进去住,如今已经颇为繁华热闹。

这些人口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改制、改革后剩下的盐场两万盐工以及他们的家人,有近七万人。

其二,盐城和密州的豪商、乡绅们被岳云威逼利诱之下,不光是全家搬迁而来,连同他们名下的很多产业也搬迁而来。

城内的第一批酒楼、客栈、青楼、茶楼等各类商铺也是他们开起来的,连同小厮、仆从有近两万人。

其三,岳云从临安城弄来了一千军匠之后,便在镇海城的东边紧领盐场开办了占地足有近千亩的军工作坊。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不断的从岳云治下各地挑选招工,如今的军工作坊已经有了三万多军匠,加上他们的家人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其四,修建这座城的三万多泥瓦匠,以及他们的家人约十万人。

其五,镇海军团虽然如今大部分常驻双头岛,但还有两个旅一万从是驻扎在距离镇海城最近的一个港口。

事实上,不光是这一万人,还有双头岛两三万水师官兵很多也把家人接到了镇海城。

所以,各方面算下来,镇海城刚一修建好,便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人。

先不说后面镇海城能够给武国赚多少钱,对整个武国的经济拉动和引领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发展成一个金窝窝、摇钱巨树,就城中刚建好的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