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088章 短短半年,永定县大变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88章 短短半年,永定县大变样!(1 / 2)

今年开春,这个永定县也是涌来了越来越多的流民。

人数越来越多。

各方面的建设也是需要跟上。

之前的人口还是在四万六千人左右,而现在已经是膨胀到了六万。

人数一多,在管理上面的复杂程度简直就是乘以几何倍数的提高。

不过,好在这大半年的时间,倒是培养出了一些人,张好古之前跟朱由校提到了司吏,其实在永定县已经是渐渐的建立起来了。

这些司吏读书识字,让他们负责管理这些新的流民,也是锻炼他们的能力。

做好明文规定。

不准打骂流民,要进行统一的管理。

要安抚六万个流民,这问题倒也不大。

除此之外,张好古则是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学院——大同学院。

取义为礼运大同篇的大同二字。

所有的候补官员都是大同书院的生员,其次就是在这里安定下来的流民,只要是年龄到了都可以吸收进来。

在这里,儒家经典的东西倒不是很多。

但是,医学,算学,物理,建筑,这些东西反倒是大行其道,有些时候,朱由校都要亲自来当老师。

除此之外,就是进行必要的政治教育课程。

这一批人都会是张好古的党羽。

而张好古也是绝不希望他们只是自己的党羽。

要有自己的纲领,要有执行力。

院长是朱由校,副院长就是张好古。

其核心理念,就是实现大同世界。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话是被定义为校训。

除此之外,张好古这段时间也是没闲着,就是在默写《赤脚医生手册》。

自己先搞出来,然后看看能不能弄出油版印刷,能不能做到,准备大量刊印,让一批批学生迅速的掌握其中的知识。

如今的永定县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两大块。

一个是三大殿的修缮崔呈秀现在是包工头。

崔呈秀本来是巴结魏公公最后成为兵部尚书拜相入阁的,结果就是被打发到了这个永定县。

一看到朱由校之后,崔呈秀态度立刻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之前的偷奸耍滑到了现在开始老老实实的开始种田干活。

现在更是当上了包工头,承包了三大殿的重建工程。

崔呈秀的报价也不高,大概也就是三十万两。

这个金额也是很快就被朱由校给接纳了。

毕竟,历史上,那可是足足花了六百多万两白银,这里面上上下下到底有多少油水,又有多少贪墨完全就是不得而知。

三十万两也就是人工成本,木料是现成的,主要是从万历开始就开始积攒了不少的木料。

而崔呈秀现在也是每天诚惶诚恐。

因为朱由校偶尔也会参与进来,看看现场进度。

别指望在银子上面欺瞒自己这个皇帝。

张好古制定了一个缺德的制度,让这些匠人可以越级反馈。

如果怀疑崔呈秀贪污了银子,就写明原因,拿到证据,直接可以秘折举报的。

一旦查实,有重赏。

此外,就是要把每天的花销全都做好统计,给所有的工人看,一旦有问题,直接就给你举报了。

而现在,崔呈秀面对这个情况,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贪污。

其次就是,盯的太严实了。

从前还是好糊弄的,但是现在,却是不太好糊弄了。

因为这些匠人都是识字的。

另外,如果这三十万两没用完,剩下了一些结余的,那就当做奖金发给这些匠人。

前提就是,验收合格。

没有任何偷工减料,必须要修建好,验收不合格,对方是皇帝,你看着办。

要防止集体贪污,集体偷工减料。

这些手段就是要斩断贪污的手。

此外,这个狗皇帝的精力不是一般的旺盛,每天都要查看账单。

永定县的第二项收入还是三足金蟾。

除了京师,销售量也是拓展到了全国。

能镇宅的宝贝。

主要是,真的能口吐金币。

虽然,这玩意儿是个机关,但是,拿出来,多少也能炫耀炫耀。

再加上朱元璋和沈万三的传说。

一个三足金蟾卖一万两这不太可能,但是,一千两也是有可能的。

前不久,这三足金蟾在江南往外卖,一口气竟是卖出了一万两的天价。

江南的士绅到底还是有钱。

大明现在的情况也绝对是极端的贫富两极分化,穷的啃树皮,富人却是可以眉头都不眨一下的去买一个死物。

这个三足金蟾带来的利润比起木头还要高。

也是永定县重要的财政来源。

至于生产出来的棉布和布匹规模不大,虽然赚了不少,但是原料也不多,这东西,还得是大规模的生产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

……

……

“这是什么?”

朱由校的目光忽然间落在了一辆辆马车上面。

“皇上这是从南方这里运输过来的红薯!”

张好古笑着开口道:“在福建那里,有个陈家,他们从南洋这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农作物就是这种红薯,产量极高,至少是当前粮食亩产的十倍以上,臣在户部看到了奏疏,就命人收购红薯,让陈家父子来到北方专门种植红薯,若是能推广出来,与我大明而言可以养活千万百姓!”

“真有这种东西?”朱由校不由得微微一愣。

张好古点点头:“臣看过了户部的奏疏,此外,也是命人实地考察,大差不差,只是不知道在北方种植如何,因此,特地喊来陈氏一族让他们在京师种植一下,若是能够可以,我大明粮食无忧!”

朱由校点点头:“若真是如此,他们于国有功,朕给他们一个爵位,回头你把这陈家的子弟喊来,给朕看看!”

“吾皇圣明!”张好古笑呵呵的开口道。

陈家的后人在清朝倒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