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大宋:从梦华录开始> 第四十章 三年之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三年之约(1 / 2)

沉默片刻,待赵铭消化了自己身世的消息,宋真宗这才又道:“朕和皇后今日微服出宫,便是专程前来告知你的身世,与你相认,你也准备准备,朕会下令宗正寺挑选良辰吉日,让你认祖归宗,回归皇室族谱。”

“等等……”赵铭条件反射的拒绝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为什么?”宋真宗不解的问道。

天潢贵胄,皇室宗亲,何等显赫的身份,再遑论他并无子嗣,几个儿子都早早夭折,大宋江山后继无人,眼下很多大臣都在极力主张从宗室中择人立储,换句话来说,只要是宗室身份,将来都有机会登临九五,执掌大宋万里江山的权柄。

何等的诱惑!

换做一般人怕是恨不得他马上将皇室身份昭告天下,没想到赵铭却是这般果断的拒绝了。

“臣只是觉得现在并非臣回归宗室的最佳时机,”赵铭解释道:“臣刚在江南处决了上千官员,朝中清流一党明面上虽不敢替那些犯官罪臣开脱,心里却个个视臣如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如此风头浪尖,若是圣上将臣的皇室身份昭告天下,无疑会将清流对臣的不满和仇恨转嫁到皇室身上,对皇室无益,于社稷亦是不利。”

“当初朕本想让你进入馆阁授一清要之职,你却不惜羽毛,死活非要去皇城司,惹得这一身污泥秽水。”宋真宗抱怨道,心中更是后悔万分。

当初他就不应该答应让赵铭进入皇城司,本意只是想让赵铭在皇城司磨砺磨砺,哪想着赵铭第一次办案就牵扯到海禁走私案中,还有那个魄力一口气处决了那么多官员。

也是他当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不然绝对不会赐给赵铭尚方宝剑和那旨杀无赦的诏书。

哪怕换个人去当这个刽子手也行啊!

如今却是悔之晚矣。

赵铭却是没有半分失落和后悔,道:“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何况作为皇室子孙,为大宋的江山社稷执刀亦是理所应当,些许名声,不足为道。”

“你倒是看得开。”

“但总不能就这样一直不恢复你的皇室身份吧!”

宋真宗越说越是皱眉,尤其是见赵铭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更是气急,问道:“你说说,现在该如何是好?”

赵铭微微一笑,竖起三跟手指,道:“三年,圣上给臣三年时间,待锦衣卫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各国的情报系统彻底成熟,臣便会离开皇城司,届时无论是进入馆阁还是去到禁军,皆由圣上一言定之。”

“锦衣卫如今在大宋各州县都设有卫所人手,各国亦是安插了大量暗探眼线,难道还不够完善成熟?”宋真宗道。

“远远不够。”

赵铭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对锦衣卫的预期。

“锦衣卫职责主要有三,一为监察百官,二为情报刺探,三为追捕缉私。”

“臣以为,只有当文武百官一言一行皆在锦衣卫掌握之中,各国朝政军事皆逃不开锦衣卫耳目探察,便是大宗师犯了国朝律法锦衣卫亦能缉捕归案,那个时候锦衣卫方可称之为成熟完善,成为朝廷最锋利的爪牙,不负皇权特许。”

嘶~

宋真宗和刘皇后看着赵铭激情澎湃的样子,眼中双双露出震惊的目光。

事无巨细,尽在掌握!

便是他们也从没奢想锦衣卫能达到这样的层次,若真能若此,那锦衣卫对于大宋江山社稷和皇室万载千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他们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宋真宗目光直视赵铭,再次确认道:“三年时间,你真能让锦衣卫做到这一步?”

“能。”赵铭斩钉截铁的道。

“好,”宋真宗道:“那朕便等你三年时间,但朕有言在先,三年之后,不管成与不成,你都必须离开皇城司,恢复皇室身份。”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宋真宗和刘皇后终究是没有留在半遮面用膳,与赵铭定下三年之约后,便在一众殿前司禁军侍卫的护卫下返回了皇宫。

赵铭目送宋真宗和刘皇后离开,脸上的激情澎湃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脸凝重。

他刚才对宋真宗所说的话没有半分虚假,他也有这个自信三年之后锦衣卫能达到他预期的高度。

甚至还用不了三年。

他可是一个身怀系统的男人,只要天命值足够,系统的强大足以让这个时间无限缩短!

之所以赵铭和宋真宗定下这个三年之约,更重要的还是拖延时间。

诚然,宋真宗膝下无子,一旦他恢复皇室身份就有资格角逐储君之位,将来执掌大宋的江山社稷。

但有这个资格的人并不只有他一个。

当年因为昭宪太后的临终遗言,太祖皇帝定下金匮之盟,皇位传弟不传子,在太祖皇帝死后,他的弟弟太宗皇帝因此登上皇位,但太宗皇帝并没有遵守金匮之盟的誓约,而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宋真宗。

也就是说,宋朝的皇帝其实有两种继承方式:兄终弟及和父亡子继。

纵观宋朝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宋朝的皇位一会儿在兄弟之间传承,一会儿在父子之间传承,甚至在几十年后又会从太宗一脉传回太祖一脉手中,要是有人理不清其中的关系,很有可能会将兄弟认为是父子,或是将父子认为是兄弟。

如今宋真宗无子,只能在宗室中挑选继承人,在这两种继承方式的影响下,有资格角逐皇位的人一抓一大把,抛开那些已故的、年迈的、年幼的,少说也还有十几二十个。

无疑,这个时候掺和到皇权斗争中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赵铭熟知历史,先知先觉,他很清楚宋真宗并非真的后继无人。

当年刘皇后还是刘妃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