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六百三十四章 最后的黄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四章 最后的黄昏(1 / 2)

李谕等人吃饭比较快,准备离开时,恰好遇见出来透透气的徐世昌。

“院士先生。”徐世昌说。

李谕也同他打招呼:“总统阁下。”

徐世昌说:“因为就任大总统的缘故,我不能再给皇上教书,刚才世续大人提到要找一位帝师进入毓庆宫教授皇上,要求学通中外,我想……”

李谕立刻说:“我有个好的人选,叫做庄士敦。”

“中国人?”徐世昌问。

“他是个英国人,”李谕顿了顿,“最好加上苏格兰。”

徐世昌说:“学问怎么样?”

李谕说:“不错,关键他的中文说得很好,起码比现在溥……宣统皇帝的两位帝师口音纯正得多。”

溥仪的帝师陈宝琛是福建人,没有推广普通话的年代多少带点口音。

徐世昌问:“他能教什么?”

李谕说:“得看皇上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徐世昌看了眼屋里,然后声音小了一点:“只需达到欧洲中学的水平就够。”

“那庄先生太没问题了,”李谕肯定地说,“他现在是威海卫的官员,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异常崇拜,只要紫禁城写个聘书,庄先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对我们的文化异常崇拜?”徐世昌显然对这一点最满意,立刻也不多问了,招呼过来世续,“世续大人,院士李谕为我推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帝师人选,是一名英国人。”

世续问:“英国人?”

徐世昌说:“对的,他的中文非常流利,而且没有英国人那种令人讨厌的高傲,反而对我们的文化崇拜至极。”

世续显然也很看重这一点:“崇拜我们文化的英国人,很不错!希望院士先生修书一封,提前告知,问好这位英国老师方便与否,然后我们便可写出聘书。”

李谕心想,果然现在的小朝廷相当没面子,生怕自己写了聘书被对方拒绝,要让别人先问好才行。

“好吧,”李谕既然主动提到了庄士敦,只能担下这个活儿,只要不让自己去紫禁城就好,“庄先生对皇室非常尊敬,知道紫禁城要聘请他为帝师,一定非常高兴。”

世续说:“果然还是英国人像绅士,他们之所以如此优雅,就是因为有个国王。”

其他几位前清王公纷纷点头称是。

李谕冷冷一笑,不愿意搭话,也没必要和这些遗老争论。

徐世昌问:“院士先生一起来喝一杯?”

李谕马上拒绝:“我和蔡校长以及几位教授要一起离开了,告辞。”

——

走出会贤堂饭庄,胡适说:“紫禁城请老师,我们不如也请个美国教授过来。此前我与杜威教授通信,他明确表示愿意来趟中国。”

蔡元培说:“很好,现在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对西洋文化热忱很高,请个美国教授有益处。我对杜威教授有所耳闻,他正好从事哲学与教育,还是许多留美学生的老师,我十分欢迎。”

李谕也感觉杜威比较合适,此时请来密立根、普朗克等人的效果真不如一个专门搞教育和哲学的,毕竟国内的科学教育还没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相对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大众更容易听懂他的话。

而且杜威对中国很了解,搞哲学的人又喜欢批判,反正学哲学的都擅长辩论和吵架,学生们现在势头正盛,在五四之前,弄弄哲学见效比较快。

胡适怕自己威望不够,说道:“蔡校长,院士先生,咱们一起联名吧?”

李谕轻松道:“可以。”

“我也没意见,”蔡元培说,然后又对李谕发出邀请,“我在北大成立了一个进德会,疏才有兴趣加入吗?”

“进德会?”李谕问。

蔡元培说:“这是一个强调德行的会员制组织,我分成了三种会员,甲种会员要做到不嫖、不赌、不娶妾;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另加不做官、不做议员。疏才完全能达到乙种会员的资格。”

李谕随口问:“第三种会员是什么?”

蔡元培说:“丙种会员则于前五戒外再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

李谕直接惊呆了:“算起来正好八戒!”

蔡元培说:“能做到八戒的人可不多。”

对李谕这种现代人来说,蔡元培的八戒很难想象,因为蔡元培的八戒基本都针对私德,而李谕穿越前的时代,更强调公德,对个人私德很少会在社会面上提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