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极品鉴宝宗师> 第143章 忽然冒出来的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忽然冒出来的少年(1 / 2)

第143章忽然冒出来的少年

咂摸了许久,聂神仙才开口说话,

“林……大师。”

叫完大师,聂神仙自嘲的说道:

“以前叫你大师,前面还得加个小字,现在看来……你他娘的就是大师啊!”

他回忆了一下林寒买那枚印章的细节,恍然大悟道:

“原来,你一开始就知道那枚印章不简单?”

林寒不置可否,耸了耸肩:

“对于我来说,很简单”

嘶……

在座的三个大佬,无一不是冷气直抽。

这林寒修补唐代陶俑轻而易举,之后寻龙点穴,现在呢,就连聂神仙都看不出来的印章,

他竟然一眼看穿?

这比黄金瞳还厉害!

三人佩服林寒,同时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真是没用!

林寒也不多说。

饭店的饭菜不错,

张老推荐的家乡菜,风味独特。

而且,最近这几天,林寒东奔西跑的,确实有些累了。

这会儿好不容易放松下来,才不管这三老头怎么看,怎么想。

先自己吃好再说。

三老头谁也吃不下,偷眼看着林寒,心中醋意翻滚。

我要是有林寒的这两把刷子,何止混到现在的模样?

没一会儿,林寒吃饱喝足,拿了支烟放在手里,来回翻转,却不点上。

他想戒烟许久了。

但是越到工作忙碌,尤其是在外地的时候,总忍不住抽两根。

最近这段时间,玄通锻体决停留在四级,一直没上去。

那还是在吃了葛复家给的中药后,

林寒自己琢磨,可能和自己抽烟的习惯有关。

想着戒烟,于是就光拿出来,却不抽。

把玩间,餐厅里一个来回转悠的少年,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少年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模样,正是抽条的时候,看起来长手长脚的。

这还不止,少年的手指更是修长,灵活。

转悠的时候,他不时的摆弄身边路过的桌布,椅子什么的。

七八斤重的木头椅子,在他手里,竟然好似活了一般,花式旋转起来。

出奇的是,椅子来回旋转,去没发出任何声音。

也正因此,少年的行为并没有引起饭店人的注意。

林寒盯着看了他几眼,心内有些疑惑,

刚要收回目光,却碰上了少年的视线。

这视线冰凉锐利,好像刚蘸着水磨出的尖刀,让人的心跟着一缩。

若是寻常人,估计这么一看,就要败下阵来。

不过林寒不是。

他回视了少年一眼,接着照样把玩起手里的香烟。

少年给了林寒一个警告的眼神,之后调转身子,他手里的椅子也随之无声的落地。

等林寒再看时,饭店里已经没有了少年的身影。

之后,林寒也没当回事。

和四个老头吃完饭,商量着接下来的安排。

白庭伟倒是目标清晰:“勘察队马上就能来了,差不多两天左右,我们最多在这里再呆三天,带他们去了木塔遗址,就可以回去了。”

邢枭志在木塔遗址下的东西。

唐代陶俑群挖出来,白庭伟就可以放手不管。

反正功劳他已经有了。

可邢枭不一样。

他是商人,不见到陶俑群,他是不会走的。

“白部,我还想在这里留几天。”

“好。”

白庭伟不等邢枭解释原因,直接答应了。

即便高高在上的文华部,也是需要冰心壶这种企业的。

要不然,勘察的资金从哪里来?

谁承接之后的包装宣传工作?

文华部巨额开支又从哪里来?

两人一起转向聂神仙,问他怎么安排。

“林大师你呢?”

没想到聂神仙不回答,却反问林寒的安排。

林寒将手里的那支烟折断,放到烟灰缸里,说:

“你们还记得,走的时候,我从店里拿的那块玉蝉吗?”

嘶……

聂神仙第一个回答:

“记得啊,你想找玉蝉墓葬?”

林寒点点头:

“本来,玉蝉也是唐代样式,而且又和木塔遗址的方位高度重叠,我以为玉蝉墓葬应该就在木塔那边。”

四个老头听的津津有味,八只老眼瞬也不瞬的盯着林寒。

“但是,昨天寻龙点穴,并没有发现玉蝉墓葬的踪迹。”

“就……”白庭伟出声询问。

不过,接下来的话,他却没敢说出口。

因为,聂神仙,邢枭和张老三人,都有些质疑似的看着他。

他们知道白庭伟想说什么。

昨天林寒寻龙点穴,根本就没有找玉蝉墓葬,他怎么知道那边没有墓葬呢?

可白庭伟刚说了一个字,就遭到大家的眼神围攻。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

自己根本没有资格怀疑林寒的判断。

林寒说那边没有玉蝉墓葬,那就绝对没有。

白庭伟举手投降:

“好吧,我错了,林寒大师,你继续说。”

林寒摆摆手,示意他不必放在心上。

“那边没有,但距离应该不会太远,我想留下来找玉蝉墓葬。”

聂神仙立刻附和:

“那我也留下……找玉蝉墓葬。”

张老自然也是跟着林寒的。

白庭伟看了一圈,合着你们都留下,就我一个人回上京?

“那我也不走了!”

邢枭给他倒了杯茶:

“正好,北陕这边的饭菜不错,咱们就多呆几天。”

说定行程,几人心里也有了着落,吃完饭后,先不着急的回酒店。

而是选择了当地的古玩一条街。

北陕位于华夏腹心,北有秦山可阻拦外族,东临母亲河,数千年来,滋养农田土地。

因为地势的关系,也不担心洪水灾害。

因此,北陕这块地方,历来是各个朝代都城首选。

北陕省会,号称六朝古都,又六七个朝代以北陕为政治文化中心。

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自然让北陕这块地方存留下数不清的瑰宝,

尤其是地下文物,更是独占鳌头。

也正因此,这边的古玩市场才非同一般的繁华,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