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实,别无他法。
这样的官员身后没有更多的利益牵扯,养出来了就是忠实的皇帝一派之人。
对于给旁的家族培养人才,还是给自己培养人才。皇帝又不傻,肯定会选择后者。
就这么年复一年的过去,朝堂之上苏婉宁推荐的朝臣如今已经小成气候。
武将那边有富察傅恒、海兰察为首,文臣亦有和珅等年轻官员们日渐壮大。
若是自己的身边再加上江宁府知府,这可真就是他的幸事了。
很快暗卫便回来禀报了。
“陛下!属下幸不辱命,已将消息查清。”
“江宁府知府名为纪晓岚,是一个性子有些古怪的官员。”
“他不喜应酬,不喜花里胡哨的交际。对于百姓之事倒是十分看重。”
“另外他有一个特别大的缺点,他后院儿的女人太多了。”
“但属下已经查清,那些女人都是自愿到知府后宅离去的,知府也没有亏待过她们。”
孙婉宁一愣,万万没想到纪晓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只是纪晓岚与自己看过的影视剧形象有挺大的差别。
但她心里知晓,这样的纪晓岚,才是最真实的。
毕竟曾有幸翻过史料记载,纪晓岚确实好女色。
皇帝哈哈大笑。
“朕正愁着每年选秀太麻烦了!朕的儿子也不多。”
“以后他若是随着朕去了京城,朕一定多多赏赐他如花美眷!还要多赏赐给他一些能养得起这么多人的银子。”
“能够为大清办实事儿的官员,朕愿意用最大的诚意迎接他们!”
苏婉宁浅笑,知晓皇帝的确是求贤若渴。
尽管的大清朝看着倒是蒸蒸日上,一派繁荣之象。
可只有皇帝和他身边的几个人知晓,如今的大清已经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而之所以这么多年都稳定住了,也是因着大清的姻亲关系太多。
不管是皇室公主还是皇室郡主,竟然是比普通百姓家的女儿都不值钱。
一个个的小小年纪送去和亲,少有得善终之人。
再想想如今汉人地位的逐步提高,苏婉宁的心也微微放下许多。
若是皇帝连这些都想不明白,想来大清也不会继续延续几代了。
而之所以苏婉宁想让自己和孩子们都远离皇位,自然也是不想孩子们未来背负骂名。
毕竟,大清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骂的最惨。
她不想自己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朝代要承受诸多的委屈,还要被后世之人拎出来一顿骂。
如和亲王弘昼那般,在苏婉宁看来就是极为聪慧之人该有的样子。
保住了自己的名声,保证了孩子的富贵,也保证了千年后甚少有人指着他鼻子骂。
生前事想的很稳妥,身后事也顾虑的极为周到。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聪慧之人。
若是可以,她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拜弘昼为师。
教他们如何躲避皇室的倾轧,教他们如何用自己的优势做事。
不用被旁人瞧不起,也不失上位者的信任。
这些在苏婉宁看来,都是在大清朝的皇室子孙,必须掌握的技能。
旁的人最多就打压,而皇家动的是真刀真枪,要的是真命。
哪怕只是为了在这个时代活的舒坦些,对于帝王家的孩子都是极为艰难的。
难怪有的时候我太后会感慨,年皇贵妃当年去得早,也算是享福了。
不然就她死后,先帝清算年羹尧一事,也不知她还能否对先帝一心一意。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