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第一逍遥王> 第16章 潭王要造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潭王要造反?(1 / 2)

“殿下~这样我们招不到多少人啊。”

看着两个县令高兴离开,铁铉就急了,黢黑的脸色泛起一丝羞愧的红晕,

这是他考虑不周导致的计划失败。

“呵呵~老铁你错了,不是招不到多少人,我们要担心招到的人太多了。”

“怎么可能,宁夏四战之地,危险万分,没有人会愿意去冒险的。”

铁铉一开始的计划可是将人先拐到陕西境内,等百姓们没有退路了再摊牌的,现在提前知道目的地了,愿意跟随他们迁徙的人会少很多。

“百姓对于土地,特别是自己土地的执着,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等着吧,过几天杨贵估计都要来找我麻烦了。”

朱梓前世可是农民,小时候还上山垦荒过,骨子里也有对土地的执着,所以他有信心移走大量的百姓。

怀远县、定远县、凤台县、灵璧县四县县令紧急抽调衙役对治下百姓宣传潭王这支车队的目的地,并且不断夸大宁夏的危险。

一开始跟随的百姓确实有所下降,但在第四天,人数竟然来了个大爆涨,直接突破三万人。

整个凤阳府都慌了,河南布政司也慌了,一封封紧急奏报出现在奉天殿的朝会上。

……

“潭王啸众聚首,招摇钱粮过境,车马行走一路狂撒碎银数千两,稻米千余石,凤阳府百姓闻风而动,聚五万众余跟随潭王北上行驾三百六十里。”

“有乡里万氏,捡十两银锭有三,碎银五两,稻米十余斤,唤乡里三位堂兄,举亲朋好友百人之多尾随出凤台县,行至灵璧,未有回头之意,其余乡众尽皆有此念。”

监察御史唐铎拿着奏折大声将其诵读出来,语气中不仅有愤怒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气得老朱当堂咆哮了起来:“反了,反了天了,潭王这是要造反吗?”

他也没想到朱梓才离开八天就能搞出这么大的事!

才八天就聚众五万,要是再过几天十几万众也不是问题了,要是朱梓带着这些人冲击应天呢?

他都有点震惊了。

大理寺少卿马大纪紧接着也站了出来奏事:

“潭王以宫中器物为引,勒索百姓财物,得银三万两,得粮三万石,有违《大明律》……”

接着又有刑部郎中出来弹劾朱梓。

一时间,整个朝堂似乎都认定了朱梓要造反了。

就连徐达都是皱眉不解,朱梓不像是敢反老朱的人啊。

“父皇,八弟肯定没有造反的想法,依儿臣看来,这是八弟的移民之策。

父皇曾想往塞北移民百万,然效果甚微,移民不足五十万。”

“八弟封地银川县人口不足九千,八弟肯定是想要给封地移民,这才出此下策。”

就在朱元璋眼睛就要气红的时候,好大哥,太子朱标站了出来。

听到这话,老朱冷静了下来,以他对朱梓的了解,也不信他敢反。

“沉默木讷”“忠厚老实”这是朱梓的两个标签,哪怕后面老朱发现朱梓还有“好色”的标签,

但绝对没有“胆大”的标签。

也不对,他都敢假借自己的名义冲进魏国公府,还胆大包天的给徐达治疗,绝对不会胆小。

难道自己真的看错了这个儿子。

见老朱沉默,朱标就知道自己这个爹又想多了,赶紧又要解释。

但是……

“岂有此理,太子殿下,哪有这样移民的?

这是明晃晃的聚众图谋不轨啊!”

刑部尚书王惠迪站出来大声驳斥朱标,一脸的义愤填膺。

督察院的御史更是连太子都顺带弹劾了一下,罪名:包庇罪。

不过,这么多文官叫得这么欢畅,老朱反而冷静了下来。

【郭桓案】已经开始办理了,这些文官抓住朱梓的事情大书特书,都是不怀好意啊。

至于朱梓会造反?

不论文武官员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没那个能力,也没有那种性格。

朝堂上议论纷纷。

老朱也是头疼,脑袋靠着龙椅闭目思考着。

朱梓这种乱搞的移民方式,稍有不慎,那是会出大乱的,民心一旦浮躁起来,就难收拾了。

可他要怎么想办法阻止。

“太子,你觉得此法可行?”

听到老朱的询问,朱标当即站出来,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大声道:

“父皇,儿臣有事禀报,八弟与铁铉商定银川移民计划,在几日前呈报给儿臣,儿臣自知兹事体大,也拿不定主意。”

“请父皇定夺。”

砰~

老朱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一巴掌拍在龙案上,他就知道这事要没有太子背书,朱梓不要说聚众五万了,就是聚众一千人也离不开定远县。

可这都八天聚众三万百姓了,竟然还‘儿臣自知兹事体大,拿不定主意,请老子来定夺’?

老朱瞪了朱标一眼招了招手:“呈上来!”

朱标当即一喜,将信件递了上去。

“老八好胆!铁铉这是找死!”

只是老朱看了两眼就忍不住愤怒暴喝。

因为第一页写着:【聚百万之众北上,行累者可落户所在地,户籍随迁。】

百万啊!

整个河南布政司人口不过一百八十九万,移民百万?

你这不是造反胜似造反啊!

“父皇,看下去~看下去。”

似乎早就猜到朱元璋会暴怒,朱标小心翼翼地提醒着。

哼!

老朱冷哼一声继续看下去:

【凡百户为一营,在弟处登记造册为一营,可自行北上至银川县。

一营折损不过三成,先登至银川者,奖良田万亩,耕牛百匹头,任一乡之主,白银千两并免五年赋税。

一营折损超过三成,不予奖励。

设一百奖励名额,依先后为序,奖励依次降之。

凡行至银川者,不论老幼,皆赐十亩永业田,并免税三年。

……】

“嘶~”

老朱盯着信件上详细的计划介绍,脑袋瓜子在嗡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