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窗外的景象跟省城差不多,那是抬举江东市了。
此时江中的格局明显要比省城更好,这一点主要集中在街边的各种建筑上。
江东属于老牌准一线城市,高楼大厦的确多,特别是市中心地带,跟小首都差不多。
但也正因为发迹的早,所以建筑难免陈旧,造型也明显过时。
江中市却不一样,近十年才慢慢崛起,所以城内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新设计建设的。
造型出位时尚,波浪壮阔,远远瞧去仿佛进入了一座科技新城。
看着看着,张小权就不禁想起远在海江的别江庭院,也就是老同学陈曦表哥家的房子。
那座高档小区正是大名鼎鼎的成润建设集团建造的。
而江中市则是成润的大本营,发迹地,很难想象,现如今的跨国房企,当年竟然是在这里迈出的第一步。
.......
此行除了海远地产的四人之外,村委书记金建明还特意派了位村干部带路。
此人名叫潘文兴,是村里的后生晚辈,今年刚刚二十出头,从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被拉回了村里。
他是领路人,但仅仅局限在口头上,因为潘文兴也没来过江中市。
别说江中了,小伙子连省城都没有去过,来到如此繁华的地方立马就抓了瞎,赶忙调出村委会记录的地址给付黎看。
幸好这年头网络发达,去哪都能使用手机导航,要是换作以前,他们这帮人还真有可能在城市中迷路。
工地位于江中市的西部郊区,一个叫作启南开发区的地方。
据百度百科介绍,这里在未来三年内要建成江中市范围内的第二座货运物流园,并且专门承担大宗商品的货运物流业务。
巧的是承建方竟然还是成润建设集团,看到这个名字后,张小权暗暗吃了一惊。
他早就知道成润的强大了,却没想到会有如此强大,几乎贯穿了江中近些年的发展史。
面包车穿过繁华的市中心,一直向着西面驶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下午三点时分才抵达地图上标注的启南开发区。
众人赶了一天路,中途连午饭都没吃,依然花费了六个多小时才过来。
要不是曹猛安排了一辆面包车,光搭乘班车动车的话,恐怕明天早上都不一定到的了。
启南开发区是这片地区的统称,又行了十来分钟这才抵达此次的目的地,承光物流园。
这里明显还处于在建的阶段,项目工地被三米高的蓝色活动板块围着,工地里面叮铃当啷的,传来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声。
再往前不远就是鄂江的堤坝路了,那边停着几艘万吨货轮,壮观无比。
想来物流园建造在这,也是处于交通方便的考量。
这里虽然是江中市西部郊区,但却并不算非常偏远。
因为街对面就是生活区,一栋栋崭新的小区楼房矗立在天地之间,街面上则是一排排的小店。
小吃、超市、花店、手机店应有尽有,不时还有公交车以及行人略过,看来这里居住的市民还挺多的。
张小权一行没有承光物流园的通行证,自然进不去工地大门,这个时候只能靠潘文兴了。
据他介绍,这八十一户人家全跟着一名叫潘石的潘家村人打工,此人在村里辈分高,出来的又早,所以大家都跟他一起混饭吃。
付黎在街边停下了面包车,众人来不及填饱肚子,就让潘文兴拨打了潘石的电话。
没一会儿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一阵粗豪的声音。
“谁啊...”
说话嗓门非常大,背景音里同样传来机器的轰鸣,哐当哐当的,明显就在工地院墙里面。
潘文兴赶忙自报家门:“石头叔,我是潘奎家的潘文兴啊。”
陇上村有百分之七十姓潘的,总体人数在三四千人,这是个非常庞大的宗族。
这种宗族在南方很常见,鄂隆这片还算混的杂的,要再往南边去一点,整个村怕是连一名外姓人都很难找出来。
所以大家伙相互之间都有点亲戚关系,就好比潘黑跟乡政府门卫潘大江那般。
就算没有亲戚关系,也能叫声叔或者婶子,绝对不会令人感到突兀。
听到潘文兴自报家门,那头的潘石愣了一下,进而问道:“大奎家?你是三娃么,老三文兴,去县里读书的那个?”
潘奎是潘文兴的老父亲,与潘石算是从小玩到大的关系,早些年对方下山务工时,他还差点跟着一起去了。
后来因为自己年纪太大,家里孩子又太小,这才没有进城。
日子过的非常艰苦,差点连三娃的学费都凑不出来,但现在却不同了,张小权在村里大批量收购白酒,令村里人挣了不少钱。
所以潘文兴对于张小权的态度非常客气,几乎是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见潘石认出自己,潘文兴赶忙答应道:“石头叔,我是潘家老三。”
“哦,三侄啊,你说,你给叔打电话有啥事?”潘石哈哈笑着询问道。
他已经有很多年没回村了,自然不知道潘文兴已经毕业当上了村干部。
“嗯...叔,我现在是村委会的干部,这次过来是想跟您谈谈您家祖屋拆迁的事。”
生怕对方不答应,潘文兴又加了句:“拆迁的是县里的海远地产集团,想把咱们村改成旅游度假区,乡政府县政府都很支持,大家伙都签了协议,就差你们了。”
潘石明显晓得这个事情,听后顿了顿,这才说道:“你在哪?”
“叔,我就在你们工地外面。”潘文兴回答道。
几人在承光物流园的马路对面等了会儿,就见一个面容沧桑,身材中等,留着平头的中年男人跑了出来。
通过安检口时与门卫交谈了一阵,然后才左顾右盼四处打量。
潘文兴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