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当天,翠翠早早将刘飞飞从被窝里拽起,简单收拾一番,便准备前往府试的考场。
而刘夫人只在吃早饭时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倒是显得镇定从容,更没有表示要去送考,这让刘飞飞有些惊讶。
回想起上一世要参加高考的阵势,又是封路穿旗袍又是呐喊助威,刘飞飞心里一阵唏嘘;或许府试的重要程度和上一世的高考相差甚远吧。
坐上马车,刘飞飞又反复回想起刘夫人的叮嘱:府试由各州知府亲自组织,考试时间只有一个时辰,笔墨纸砚全部由官家提供,考生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
而考试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或是做作诗、或是作词、或是作文,内容也不局限在平时所学的某本书籍内。
回想起这些,刘飞飞皱了皱眉头,这一世的考试,和上一世历史上记载的科举制度还是有些不同的。
上一世的科举考试动不动就考几天,所考的内容也是局限在几本书上,到最后甚至形成了八股文,但想想这一世女子都可入朝为官,甚至封候拜相,便又不觉得奇怪。
马车到了贡院门口刚好是卯时一刻,刘飞飞在翠翠搀扶下下了马车,只见贡院门口已有数千名童生在此等待。
有的闭目养神显得镇静自如,有的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有的拿着书籍还在大声朗读,有的父母前来陪考,还在不断往童生嘴里塞吃食。
刘飞飞扫了一圈,并未见到白鹿书院的同窗,便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待着。
大约一刻钟后,贡院的大门便打开了,数百名童生按照念到名字的次序依次接受检查,女童生有专门的女官进行检查,经过初步检查后会有专人带领童生前往分配好的考场。
在考场处,每隔两丈便有军士监督,在进入考场前,军士会再次检查,确保童生没有携带任何物品后,按照童生的考引寻到所属的位置。
每个位置都背靠石墙,左右两侧用木板隔开,约有半丈大小,每个隔间内都准备好了桌子、凳子以及笔墨纸砚。
刘飞飞按照考引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东张西望起来,这种体验还是第一次,自然有些好奇。
等到所有童生落座,便听到一阵锣声,锣声后便是知府大人拿出一份密封好的书信,检查后交给了旁边的军士。
军士打开后大声念道:“今日题目:师与道。”
随即又有数人在纸张上誊抄之后向众位考生一一展示,待所有考生看清题目后,又一阵锣声响起,几名军士齐声大喊:开始。
刘飞飞在纸张规定好的位置上写好籍贯姓名及考引后便放下了笔思索了起来。
师与道在这一世的不少书籍中都有提及,她也看了不少,如果融会贯通一下倒也是可以写一篇文章出来,但凭自己的“自由发挥”能不能通过府试,她还真有点把握不准。
毕竟还不清楚这种考试的水准和评判标准,万一不过,不仅丢的是娄先生的脸,还有某个计算机高材生的脸。
想到这里,刘飞飞心中有些犯难,不过这种难题在脑子里还没有持续多大一会,她便有了主意:有现成的不抄干嘛要自己写呢,女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
于是刘飞飞思索了一刻钟,暗暗庆幸了一下自己虽然是百无一用的码农,但还好不是九漏鱼。
理了理脑子里的文章,刘飞飞便开始奋笔疾书: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刘飞飞一边写一边默念:韩老师得罪了,韩老师得罪了。
当然,在刘飞飞“创作”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部分“改造”,将不符合这一世的词句进行了修改。
比如去掉了一些自称的字句,毕竟她一个小小的童生还没有资格去对世人说教。
再比如圣人无常师之后,刘飞飞将这一世的圣贤替换了进去,也算是费尽了心思,最后文章以“是故第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结尾。
写完之后时间才过了大半个时辰,还有充足的时间,刘飞飞又认真检查了一番,发现并无明显的不当之处,心里不禁一阵安心。
不能提前交卷离场,刘飞飞闲的无聊思绪不由得又开始飘了起来: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中状元、娶皇子,当宰相,呃,不对,找到宋久安,走上人生巅峰。
剩下的时间就在刘飞飞不着边际的脑洞中悄然流逝。
一阵锣声突然响起,众军士齐声大喊:府试结束,考生离场。刘飞飞站起身来,再次接受检查后就出了贡院的大门。
待所有考生离场后,又有专门负责的考官对所有考卷进行“糊名”处理,然后密封后进行统一审阅。
刘飞飞走出贡院,门外的童生三三两两,有高谈阔论的,有沉默不语的,也有号啕大哭的。
对于如此情形,刘飞飞并无太多感慨,实在是上一世见的太多了。翠翠在人群中跳起来向刘飞飞招手,刘飞飞看到后便走了过去。
“小姐,小姐,怎么样啊?我看到好多人哭呢。”翠翠小声问道。
“马马虎虎吧。”刘飞飞一脸的波澜不惊。
“嘿嘿,小姐这么聪明,一定考的很好。”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刘飞飞扬了扬下巴。
呃,小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恋了?翠翠这般想到。
二人向着自家的马车走去,走到一半,刘飞飞便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肉球豁开人群朝自己滚来,等滚到近前才看清是王能,一旬不见,他似乎又胖了一圈。
“飞飞,考完试了,是不是可以带我去抓虾米,掏鸟窝了?”王能走到近前已有些气喘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