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吃饭了。”
白芨听见敲门声,用细糠做的枕头捂住耳朵,过了几秒睁开眼睛。
“来了。”
简单洗漱了一番,白芨坐在桌上端起小米粥就喝了起来。
白青松头上包着薄布,一脸紧张地看着姐姐。
“还行,继续努力。”
“我会的。”
擦了擦手心的汗,白青松自己也端着碗喝了起来。
等白芨放下筷子,他低头说了一句,“姐,娘来了,这个是她教我煮的。”
“嗯,你现在还没好,让她来照顾你是应该的。不用担心,她可以在这里吃饭,我会记账。”
“谢谢姐姐。”
看到小家伙如释重负,白芨给他递了块糖,说道:“你跟她说,可以用干活抵饭钱。老白家的东西,该你的村长叔会帮你拿回来,不用你们操心。”
“姐姐,我明白了。”
吃过饭,白芨伸了个懒腰,来到村长家里。
“婶子,忙什么呢?”
“这不是过几天,县衙让所有里正去开会嘛,也叫了你叔,我给他做件衣裳。”
“咱叔可真有福气,您忙我去找叔了。”
“快去吧,正等着你呢。”
进到堂屋,果然就看到村长坐在桌边,大热的天端着一个碗,一边吹一边喝。
“村长叔,你放凉喝不就好了,这么急?”
白正文笑了,眼里带着你这丫头不懂的神情,说道:“这开水虽然烫,可是喝完之后,比喝凉水解渴。”
现在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开始喝烧开的水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大小姐说的能少生病。
和看大夫比起来,明显是几文钱一担的柴火更为划算,反正家里还有稻草、麦秆。
连外姓那位走街串巷的货郎也说了,有些地方发生瘟疫就是因为水井里有死老鼠什么的,人喝了脏水才染上的。
这么一印证,大家对大小姐更是信服,纷纷学着做。正常人都不蠢,只是没人教,没机会学。
喝干了碗里的水,白正文才搁下碗,说道:“丫头,汪大人突然召集我们去县衙是不是?”
“应该是吧。皇帝的诞辰在十一月初,现在七月都要过了,寿礼在路上还要走一两个月呢。”
白芨想了想,觉得汪县令估计没找到什么好东西,开始群策群力了。
“那要不你也去?”
白正文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只要这丫头去了,肯定能要来钱。
“去,先把名字给改了,顺便把村口的山过户一下。”
白芨盘算过,名字还是先改了,县衙那边只要汪大人和自己一伙,就暂时不烧他的库房,等等再看。
“大小姐,你怎么还记着这事呢?”白正文老脸一红,端着空碗猛喝。
“嗤。”白芨敲了敲桌子,“山,我是一定要的。”
白正文听到这话心里一紧,这丫头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山上真有金子?
“不是金子,放心吧,不过比金子更有用。”
“你可别唬我,那几年穷的时候,我一天跑三趟,就想看看这山到底有没有用,可是除了几只狐狸和兔子,别的都没发现。”
白芨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红薯放在桌上,“就是这个。”
“这是什么?”白正文拿过来摸了摸,闻了闻,确认这是长在土里的,和萝卜有些像。
“粮食。”
粮食?
在白正文的观念里,五谷稻黍稷麦菽都是小颗粒状的,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粮食。
“这真是粮食,不是菜?”
“嗯,粮食,山地可以种,亩产大概千斤往上吧。”
“哐当!”
白正文直接从长凳上摔了下去,但毫不在意,双手扒着桌面,眼睛死死盯着那个红皮疙瘩。
大小姐肯定不会乱说的,这很容易就被戳穿,一点好处都没有。
这要是真的,亩产千斤,那得是多少?
“大,大小姐,您不是开玩笑?”
白芨叹了口气,说道:“要不你以为我为什么跑山上起屋子,就是为了这个,可惜只发现了一株快要死的。”
白正文冷静了下来,作为种田的老把式,当然明白这话的意思,桌上这颗就是金种啊。
“大小姐,那这个要怎么育种?”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西洋书,好像是叫《万国图志》,上面就写了这个东西,用插藤的方法栽种。”
白正文有些明白了,和西域传过来的葡萄一样。
“什么时候种,现在可以吗?”
白芨回忆了一下,老家那边好像是春天种的,不过这个可以不当数。很明显,这株藤等到赵静姝来的时候估计都爆满山了,现在种也是可以的。
“现在就种上,可以直接放土里种,等出苗了,接着分株插藤,争取多弄点种子出来。”
“好好好,都听你的,现在我就找人上山,把地开出来。”
白正文丢下白芨就跑,回头说了一句,“今天在家吃饭。”
等祠堂修完就去请先生,这读了书就是不一样,连庄稼人不认识的东西,都被大小姐给找了出来。
正好白芨也没什么事,就坐在桌边等着,心中在想怎么样把老白家给干掉。
她心里有些顾忌,不知道老天爷是什么意思。
直接杀了怕是不行,还是除族好了。这是得到法律意义上认可的,除族之后,他们就不是白氏族人了。
正好,在这里混不下去,就会想办法投奔赵静姝。
除族是乡村最严重的惩罚,如果不是犯了伤害全族利益的大错,一般族长不会把一家人除族,顶多把几个罪魁祸首沉塘,放过其他人。
一旦有人被除族,那么除了卖身为奴,基本上没别的出路了。甚至就是当奴隶,也只能干些粗活。
被除族意味着你背叛过家族,谁敢信你?
嗯,这个想法不错。
白芨转了转眼珠,摸着下巴暗戳戳在心里计划着,低头就看到一个小可爱正瞪着大眼睛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