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陆子吟离开朝鲜国,奔赴辽东的时候,朱载坖却是前所未有的亢奋。他就是少年心性,容易被外物影响。
此刻见到朝鲜国上下金灿灿一片,无数农田都在收获当中。又看到随着朝鲜本地人口锐减,佃户的租子在人力匮乏,以及大明干涉下,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田间地头能够说大明官话的人少之又少。但在城市当中,尤其是平壤以及汉城,能够说大明官话的人却已经十之一二,有数万人之多。
一边是丰收,一边是大明在这异国的统治愈加稳固,他如何不高兴?
几乎每一日,他都将自己所见写下来,命人送往京师,交给自己的好姐姐,父皇看看朝鲜国的现状。
带队穿越整个朝鲜国的陆子吟心思没那么多,他是巡视,看到朝鲜国,辽东现状,这就够了。
国家大事,必须越小心越好,各地民生并非是朝廷插手越多越好,而是尽可能不要插手。
平西侯或者裕王一次巡视,便会将几个村子一年的税赋吃得干干净净。
巡视整个朝鲜国,辽东,消耗的物资堪称天文数字。
为此,陆子吟只在地方上稍微逗留一下,便快速奔赴下一个地方。
在任何地方停留,都
会让百姓负担加重。
好在沿路驿站已经改变,陆子吟以及随行的二百人,并非消耗任何地方的物资,而是尽可能的花销走得是辽东总督府的账目。
而非地方。
如此一来,巡视从坏事变成好事,驿站有了客人,农户家中的果蔬,鸡鸭也能卖掉,换取散碎银两。
当小队停靠在鸭绿江北面的驿站时,朱载坖不在坑声。他跟着陆子吟登上二楼,靠窗坐下。
驿站不远处的院落里面读书声朗朗,此地并未被朝廷无力支付老师俸禄而人心惶惶,反倒是怡然自得。
“老师,我看大明上下不少人都为了钱粮闹腾起来。您真的现在不做吗?”
陆子吟看向窗外,也看到了街对面的学子,淡淡道:“朝鲜国内地主占据土地九成,偏偏我杀不得他们。不然单单是朝鲜国地主的土地一年税赋按照大明的收,也能供养全国夫子。”
“有些事情,便是陛下去做,也是掣肘横生,更别说我了。”
朱载坖哂然:“老师天纵英才,无所不能。若是那些士绅不退步的话,老师迟早也能达成所愿,只是那些夫子,学生,为朝堂争斗而师不师,生不生。”
陆子吟道:“事实如此,若是你看
他不惯,便想尽办法改变,当下话说得再多,也不过是文人酸腐之气上身,发几句牢骚罢了。”
“敢问老师,学生能做什么?”
“大明师生不计其数,殿下若是有心襄助,便是帮不了天下人,也能帮助一两个学校的夫子,学生,让他们不至于饿肚子,无书可读。”
陆子吟只见朱载坖蹭的一下站起来,问道:“老师,资助一个学校要多少银子。”
陆子吟想了想:“一个夫子按照每月四两银子来算,一年五十两银子上下。街对面的学校里面夫子不过七八人。一年五百两白银,绰绰有余。”
朱载坖又坐下了,他一脸沮丧:“银子,学生拿不出多少。身边东西倒是可以变卖一些,只是让父皇知道的话,只怕横生枝节。”
陆子吟却道:“若是旁的事情陛下想要管辖,倒是无妨。此事是好事,于国于民都有大好处的事情,陛下必定不会阻止。”
说着,他略微惊讶的将自己跟皇帝的一些布置一一道出,这些手段听得朱载坖瞠目,这才发现自己老师早就有了准备。
“老师,学生愚笨,不知道老师已经有了韬略,简直愚蠢。”
“不。”
陆子吟大笑道:“做事只
看做了什么,不看说了什么。你自觉犯蠢,可在寻常百姓看来,大明皇子愿意资助百姓读书,乃是我大明头一遭的事情。到时候无数百姓都会念着殿下您的好。”
“好?学生倒是不在乎这些东西,学生只想让百姓衣食无忧。”
“加油,当下你是皇子,还影响不了大明太多。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先把手边力所能及的小事一一做好,这就够了。”
“学生明白,学生想此行吃的简单一些,节约下来的银子,都用在百姓身上。”
陆子吟侧目,淡淡道:“你师父随手一掏,口袋里面掉出来的银子,就够百姓用上一年半载。此行节约,也节省不了多少银子。新军军士并非军户,行军打仗向来不会奢靡。”
“你要是想资助的话,此番回到京师,不,回去之前,你先计算你能拿出多少银子,再上书天子,表明自己所愿。到时候你出多少银子,我也出多少银子,用在山西陕西等地的学校上面。”
“也算是给地方士绅一记耳光,让他们知道这大明天下是天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