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生,徐先生,晚辈申时行,在江南久闻二位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就在二人刚刚踏入院子的时候,申时行迈步而来,大笑道:“老师等二位先生数日,今日能见,却是一大喜事。这边请。”
他主动招待,心知肚明这两个人是自家老师的表态,他也会用江南士人,而非要跟江南士绅敌对到底。
这让申时行十分高兴,便亲自迎接这二位的到来。
他也是江南士人的一员,在万历年间更是在江南士绅的支持下入阁为首辅,是南方人的代表。
平心而论,他更希望自己老师跟南方士绅和睦一切,大家和和气气一起发财是最好的。若是做不到这一点,他愿意无条件的支持自己老师。
“老朽见过申大人。”
“小人拜见申大人。”
二人一听,便知道眼前年轻人正是平西侯弟子,进士出身,在大明虽无偌大的名气,却有平西侯弟子这一身份,在京师如鱼得水。
在来的路上,他们便刻意打听了许多明面上的消息,却没想到申时行会主动接待自己。
无论是老道的文徵明,还是徐渭,都对眼前人多了一分好感。
“什么大人不大人的。对于二位,在下
只是一个晚辈,这边请。”
申时行笑笑,边走边介绍。平西侯府相对于寻常侯府而言,大了不少,其中大半却都是空置的,并无人居住。
一则是陆子吟没什么亲眷,只能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血脉不断绝。二来是因为这一处宅子是另类的补偿,嘉靖知道自己对陆子吟多有压制,便在不重要的地方广开方便大门,连带赐予的宅子,也是比肩公爵府邸。
“侯爷让二位暂时在这边居住,日后若是留在京师,便重新购置产业,若是去西南,京师便不用多管。”
徐渭年轻了些,说话也颇为直白:“敢问申大人,侯爷是要在下随军?”
申时行闻言一笑:“倒不是侯爷要二位做什么,而是二位想做什么。文先生大名鼎鼎,年纪又大了,自然不能舟车劳顿,可留在京师,我那师弟,似乎对文先生颇感兴趣。至于文清,自然是要跟在侯爷身边。”
徐渭闻言大喜,他见申时行改了对自己的称呼,却也不敢贸然将其当做小弟。哪怕依照年岁来算,的确如此。
但自己二十岁未曾中举,眼前人,以及自己即将依附的平西侯,却是已经中了进士,当了状元爷。
“还请申大人帮
小人将这一封奏章,不,信递交给侯爷。”
临末,在申时行提出告别,让二人自己习惯此间生活的时候,徐渭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将早就准备好的长信从行李当中取出。
申时行见状一笑:“先生倒是准备充足,若无意外的话,老师会在办公结束之后,回来拜会二位先生。”
“敢问大人,侯爷在忙什么?”
申时行想了想,还未开口,便听到发问的文徵明又道:“老朽多嘴,若是不方便说,还请大人原谅。”
申时行说:“倒不是不能说,而是的在下不知道从哪儿说起,礼部的庶务杂乱无章,眼下全靠侯爷一手操持......”
他娓娓道来,将礼部的过往以及现在一一道出,更将那些前倨后恭的土司绘声绘色的描述起来。
平心而论,他也看不起那些往日倨傲,现在却又因为些许钱财,便倒向大明,排着队将土地人口卖给大明,希望能够拜会内阁阁老们,大明皇帝,获得一定的封赏。
哪怕只是一个男爵,他们也求之不得。有了爵位,至少一代人的前程富贵跟大明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至于儿孙,土司们倒是态度一致,他们相信后辈
的智慧。
更相信多子多福,只要孩子多,总有一个人能够成才,壮大家族。
余下的人就算不能壮大家族,也能让家族的血脉多一点,增加基数。
眼下礼部上下,大多数人都处于莫名亢奋状态。一开始他们眼见土司来势汹汹,都不敢管。眼下土司认怂,上门赔礼道歉的同时,为了不被大明人道主义毁灭,便积极融入大明。
土司们的热情让礼部官员见将一切都归咎于平西侯归来,把功劳都算在平西侯身上后,他们迫切的想要跟平西侯加强交流,好在未来的外任当中,获得实权。
礼部虽好,却是后娘养的,日子不好不坏,只适合养老。但凡有一点想法的人,都会想尽办法外调,升官,而非枯坐下去。
这几日,陆子吟便忙于此,对不听话的人,他自然是打压,分化。对听话的人,他公事公办,将其当做是自己人,又鼓励他们去大明辽东垦荒,做地主。
这些人去不去,陆子吟不知道,但自己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
是时候尊重他人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