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都是湖广人士?”
上船后不久,夏言便弄清楚船上的人,大半都是湖广来的,剩下是江西。这两个正在打仗的省份,百姓都不敢停留太久,便成为大明迁移的主力。
许多人并不相信朝廷,但也不想留在本地等死。俘虏更是没得选,哪怕是现在归于大明,他们的未来也不美妙,未来数年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赎罪。
那些百姓眼看昏暗当中,一个身着绸缎衣服的老者开口,纷纷拱手:“老先生说得不错,俺们都是湖广来的,家乡遭了兵灾,俺们思忖着往北边跑,到了长沙府,被新军统一安排,送往辽东。”
果然如此,夏言对陆子吟的敬佩多了一分。不管如何,陆子吟私底下做的事情足以让大明越变越好。
严嵩他们装傻充愣,在这件事情上面默不作声,司礼监锦衣卫兴许也装作听不见,或者本就是陆子吟的盟友。
他却不知道,这当中关键人物是陆子吟,却又不是陆子吟,而是常安公主朱寿瑛。
她是除了陆子吟之外,唯一一个能够调动军队的人。但她能够调动军队,也是陆子吟默许的结果。不然新军上下对朱寿瑛敬佩,却不会为其效力。
无论那个时代,
朱寿瑛这样的女人,都很难走到权力巅峰。她没有继承人继承权利,也没办法往更高的位置爬。
但殊途同归,这些事情的确跟陆子吟有关系。
“敢问诸位,这一行吃喝如何,穿戴又如何?”这才是夏言关心的问题,眼前几个小孩子不知忧愁,此间百姓却不会不只忧愁。
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对前路十分茫然,不知道北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别说现在,就算是后世也没几个人真正了解数千里之外的地方。哪怕同属一个国家,文化,气候的差异,也足以让人绝望。
“老先生方才上船,有所不知。这一路上俺们吃饱穿暖,据说北面更冷,人人都有羊皮袄子,已经下发到了手中。上面的大人说,上岸之后,还有一套换洗的,保证俺们到了北方,也不会冻着。”
“至于吃喝,吃的是大米饭,一天两顿干的,早上还有炸油条,果子。吃的菜要么是鲜鱼,要么是鲜鱼,肉干,咸菜。要是靠岸的话,还会购入一些新鲜蔬菜,作为豆芽的补充。每天每个人还能吃上一个林檎。听说是平西侯下令,要保证俺们的健康,从其他地方抽调而来。”
“您尝尝看。”
说着,老者从口
袋里面翻出一个苹果,喜滋滋的递过来的时候,又有些忧愁:“往日还有一些橙子,都是俺们湖广的。听说辽东冷得很,日后是吃不上橙子了。”
“苹果你有我也有。”夏言微微笑着,拒绝百姓好意:“苹果北方盛产,日后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至于橙子,我大明南北通衢,今日船能把咱们漂洋过海送往辽东,来日这橙子也能送到辽东。”
“我跟你们说,这南北的交通方便,京师还有一种叫火车的东西,不吃草,光烧煤就能跑。”
“辽东更是富饶,土都是黑土,到了之后一人百亩地只是起步。朝廷不管你们能够开垦多少土地,只要能够将土地种满庄稼,就算是一万亩土地,也能是你们的。”
说实话,夏言也不知道辽东究竟有多大,此刻大明从金州向北,是数千里的无人区。
一直到北极极点,都是大明的国土。这么广袤的土地,自然有无数不适合居住,种地的地方。
但有了土豆之后,人类向北生存也能轻松一点。
大明是不缺皮毛棉花的,冬季御寒已经在北方普及,大量羊皮去膻味后,成为羊皮袄子。
寻常百姓家也能有一两身冬天的衣物轮换。
“按照老
先生所言,到了辽东,俺们便有好日子过了?”
“自然不是。”
迎着一众目光,夏言耐心解释:“土地不会跑,但地里面的庄家不好好伺候,官府借给你们的牛羊鸡鸭猪不好好伺候,一年到头也不剩什么。”
“管他是擅长种地,还是养六畜,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诸位种了一辈子地,经验在丰富,到了辽东也要听从官府安排。我大明各地气候不同,要不断变化。”
“老先生所言甚是,俺们在家里面的时候也担心,好在官府的人给了俺们安家费,也给了粮食,现在就在船上。官府还说,到了辽东只要听话,头一年就算一点产出都没有,官府的大老爷也养着俺们。”
“就是,不然的话俺也不知道辽东是啥地方,也不敢去。”
“听说辽东的小孩儿都能读书,考状元,俺儿子聪明,但在湖广读不起书,只能去北方。”
夏言叹了口气,这都是大明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都顾不得未来了。眼下看到一线生机,都向北而行。
大明官吏千万,眼下能够让百姓信赖,过上好日子的只有陆子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