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人早就自己把白布拿下来,拿着白布,轻轻的擦着那把豁口很多的红缨刀,一遍擦还一边轻声喃喃道什么。
中年男人一看以为老人是病迷糊了,刚想去叫大夫来给老人看看。
但是中年男人刚准备退出去叫大夫来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老人就突然站立起来,向着中年男人说道。
“走,跟我去转转四九城,六十年了,还没转熟这四九城呢。”
说完就自己一个人,先自顾自地走出去了。
后面的中年男子呆立在原地,瞬间泪如雨下。
老人左手提着刀,身后跟着中年男人,慢慢悠悠地就在四九城转,从北头转到西头,从西头转到南头,又从南头转到东头。
期间老人看到生活还算富足的老百姓们,便满意的点点头,看到一些乞丐,便招呼着中年上去实施些银两。
乞丐们拿到银两,对老人和中年男人是又跪下又磕头,二人就仿佛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一样。
老人笑笑不语,中年男人一摆手,这群人也都识相的退去了。
“小赵啊,萧军军营在哪呢?我怎么转半天都没找到?”
老人这时突然地向被称作小赵的中年男人问了一句。
赵姓中年一时语塞,回话道。
“主子,萧军的军营,也在北头,离我们的宅院并不远的。”
“那你不早些说,白白走这么些路。”
老人叹息道,又冲着北头走去。
赵姓中年是心里想,主子你也没问我啊?就说出去转转谁知道你是要去军营啊?没话说,真没话说。想完便也跟着老人向北头而去。
老人跟赵姓中年走了不多时,便看到了萧军军营的门口,还不待二人走近,就见军门打开,从中走出许多身披铠甲的人,很多都和赵姓中年在酒桌上有过交情。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黑蟒袍的男子,看着年龄与赵姓中年差不了几岁,蟒袍男子表现的很热情,对着老人先是施礼,身后穿着铠甲的人们也是跟着施礼。
随后蟒袍男子尊敬地向老人说道。
“六爷,您来也不提前告知一声,好让我提前准备一番酒席迎接您老。今天正赶上军队会演,不过一听说您来了,我们都立马就赶出来迎接您了,望您可别怪罪我们啊。”
如果让不知情的人看到,肯定会感到震惊,因为这九州天下,不认识老人,不知老人做过什么的人有很多。
但是如果看到这位在老人面前恭敬有礼的蟒袍男子,那十个人里面至少八个都得认识。
这位可是当年一人单骑就敢奔赴北地平叛的,当今唯几的一位杜家王朝异姓王,萧王夏侯景。
老人只是轻嗯一声,便自己走进了军营大门。
心境强悍如夏侯景,此时也是眼眶里转圈,眼红的对赵姓中年问道。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赵姓中年摇摇头。
“没有。”
夏侯景轻叹一声后紧跟在老人身后喃喃道。
“这天下要变天了。”
老人走上了观武台,夏侯景赶忙把自己的座子让给了老人,自己在一旁站立,但夏侯景都不坐,周围人谁敢坐下?
就这样,除了老人,一堆经久沙场的老将都在四周站立着,老人于这个时候向夏侯景终是说了一句话。
“元让,都坐下吧。”
夏侯景点头,随即招呼着众人坐下。
老人看着萧军的兵崽子们都不说是百战精锐,可都算的上训练有素,越看脸越喜出望外,越看越高兴。
可不知怎的这么一幅画面,却是看的周围人心里都酸酸的,让人都心疼这个老人。
夏侯景对老人说道。
“六爷,我们萧军只要在一日,这胡人就不可能从我北地南下牧马!”
老人满是赞许地,对着夏侯景,对着众将,对着众军士说连着说:
“好,好,好!”
说罢一口鲜血再次吐出,夏侯景和赵姓中年都想上前搀扶,老人一摆手表示不语,就自己起身准备离去。
可就在这时,风云突变,电闪雷鸣,有一道声音自四九城的西方传来。
“老头子,借我一刀!”
老人笑了一下,对夏侯景道:“我镇守这四九城一甲子,虽勉强算有维系天下之功,但难免会独占这天下几分气运,今日我便将气运还给天下!”
说完,老人抬头。
忽地凌空而起。
右手负后,左手持刀。
第一刀劈向了西方的石堡城。
接着一刀劈向了北方异族。
最后,举起刀,向天劈去。
这三刀,敬天下所有人!
下辈子,当如此刀一样,写意风流!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