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官网争锋> 第420章 项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0章 项目(1 / 2)

杨二尕哈哈大笑:“撬行。谁敢。放心吧。小梁子就是杨家岭的宝贝。谁敢來撬行。嘿嘿。全村人去吃大户。”

“哈哈哈。”

大家爆笑起來。邓华气得翻白眼。果然是奇葩。居然想出这么另类的办法。说起來。贫困山区最在意的也就是吃饭问題。吃饱饭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而不是吃好。杨家岭和古城县众多的山村。还不到寻求吃好的阶段。

梁浩敏红了脸。來到杨家岭快一年了。此前经常自怨自艾。每周回县城三天。路上一天半。在这里充其量也就是一天多。也只有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开展后。他才在这里看到了一线生机。

邓华像是看穿梁浩敏的心思:“小梁。大学生村官计划一直执行不力。这其中主要是县里面的问題。山村条件的确艰苦。想要做点什么。也总是感觉束手缚脚。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不过是大学生村官计划重新开展的序曲。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证明自己。”

“请邓副书记放心。”梁浩敏郑重承诺。“杨家岭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开展后。我才发现。杨家岭这边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比方说。如果能从农行搞到信贷。不但可以在这座山上种植经济作物。还可以搞牛蛙或者林蛙养殖。这个项目也是农大大力扶持的项目。”

农大大力扶持的项目。邓公子眼前一亮:“农大大力扶持的项目。來來來。坐下來我们好好聊聊。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也需要发展的契机。眼下就是绝佳的机会。相比之下山里条件艰苦。搞养殖业最需要的饲料是个大问題。如果能够搞林蛙或者牛蛙养殖。搞山鸡养殖。长毛兔或者山羊养殖。就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山区优势。”

“发展养殖业。”杨二尕一个劲吸气。“那个。老邓。邓书记。杨家岭自己吃饭都吃不饱。家里养的老母鸡和柴狗。还有年猪。都是从牙缝里挤出來的东西。如果搞大养殖。这个。嘿嘿。吃啥。”

梁浩敏笑道:“二尕哥。邓书记提到的这几个项目。都不需要太多精饲料。更多需要山上的山野菜。比方说有些可以充当饥荒食粮的。都是那些动物最好的口粮。甚至那些嫩竹叶、嫩树叶。都是很好的饲料。很少和老百姓争口粮。”

“还有这好事。”杨二尕噌的站起來。眼睛里发着贼光。一个劲搓双手。在几个人身边走來走去。“要是这样。那那砸锅卖铁也要养。”

娄美芬忍住笑:“杨主任。您还是坐下來。可别出溜山下去。”

身为淮阳农大毕业生。梁浩敏在很多专业知识的看法远比邓副书记专业。恰恰是这种专业。才会更多专注于困难、禁忌、后果和失败。

这也是大学生的通病。一部份大学生行事勇猛直前。一部份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做事瞻前顾后。或者说。有些人学得越多反而越发的束手缚脚。古人就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因为秀才思前想后。犹犹豫豫。而又缺乏实际行动的胆量与行动力。很多当代大学生并沒有改变这种通病。很多人好高骛远。很难接受村官的命运。

也怨不得梁浩敏和那些大学生村官。古城县的山区。要钱沒钱。想要搞种植业。首先要耐贮存耐运输。否则那些优良品种绝对会烂掉。

想要搞养殖业。沒钱也就罢了。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张罗到万八千的。可是沒有粮食。拿什么去供养。古城县的山村。粮食金贵得很。沒有几户人家敢用粮食喂养家畜。

每年春夏两次青黄不接。不要说贫困户。就连很多温饱家庭。也要为粮食犯愁。如此的条件。怎么可能培养出养殖大户。不要说养殖大户。连小型的养殖户都很难维持。充其量也就是养养年猪。和家鸡。柴狗这边很少的。养不起。

邓华沒有在意杨二尕的搞怪。他对特种养殖业的兴趣彻底被激发:“小梁。好好做一份策划案。回头我们去省城。找上淮阳农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哎。”梁浩敏重重一点头。“我这就回去写。争取一周内完成。回头我和二尕哥去县里找您。”

沒想到此次下乡居然有如此的收获。邓华非常兴奋。一路上一直在盘算。怎么样把这项策划付诸实施。很显然。特种养殖和特种种植对于古城县山区來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城县地少人多。粮食的供应和土地资源同样紧张。而梁浩敏和邓华谈到的。恰恰规避了两大缺陷。邓公子甚至露出笑容。想到能够让山村老百姓脱贫致富。远比自己一个小聪明的主意好得多。

小邓主任只顾着YY未來的山村幸福生活。根本沒有在意路况。车子在山石路上飞驰是一种什么滋味。古城县的景色很美。十几年后。这里成了淮阳省另一个旅游胜地。

高速公路两侧。到处是农家乐。山里到处是山洞宾馆、竹屋宾馆。只不过眼下所有的条件都不具备。甚至城里人还沒有富足到成帮结队來旅游的程度。

车子行驶在颠簸的山路上。两位乘客像是坐在蹦蹦床上。王志皱皱眉:“邓书记。这路太耽误事了。如果沒有一条好路。山里任何产业都发展不起來。”

邓华一呆。刚刚溜号了。完全沒有顾及两位的感受。赶紧把车速降下來:“抱歉。想事情入神。车速有点快。”

“和车速沒关系。”娄美芬也是一脸纠结。“这路活人都能颠出毛病。更不要说那些农副产品。我听说。很多农副产品销售。对质量要求很苛刻。连外表上有一些磕碰痕迹都不成。就这条道。不要说磕碰。搞不好生的颠熟了。活的颠死了。哎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